黄帝内经第平人气象论
创始人
2025-07-02 13:15:50
0

黄帝内经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

  平人气象论篇中就平脉、病脉、死脉分别说明五脏脉象,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更多内经全文鉴赏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本章要点】

  本篇主要精神,说明胃气为本,“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是临诊时非常主要的问题。篇中就平脉、病脉、死脉分别说明五脏脉象;“四至五至为平脉”,超过或不及,则为反常。另外,四时不同脉象、脉症相同、脉症相反等情况,也都有临床诊断价值。

  【原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①脉五动,闰以太息②,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③,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④,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⑤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⑥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⑦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耍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⑧无胃曰死,面耎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⑨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⑩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耍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注释】

  ①呼吸定息:指人呼吸一呼一吸结束,而没开始换气的瞬间到下一个呼周期开始的间隙。

  ②闰以太息:闰,即有余。太息,指深呼吸。

  ③病温:病,作“患……病”讲,病温即患了温病的意思。

  ④春胃微弦曰平:即春季脉有胃气略带弦就是平常人的脉象。

  ⑤毛:形容脉来轻浮无力,如按在毛上的感觉。

  ⑥钩:形容脉来洪大,来盛去衰之义。如钩端微曲之象。

  ⑦石:形容脉来沉实,如石沉水中。

  ⑧代:指软弱之极而无胃气之脉。

  ⑨宗气:水谷所化之精气,加上肺吸入之清气积于胸中,为脉气之宗,故称为宗气。

  ⑩寸口:寸、关、尺这里指三部脉。

  中手:这里指脉气息应乎而言。

  不间藏:间藏,指疾病以相生的方式传变。不间藏指疾病以相克的方式传变。

  解:特殊异常之义。

  颈脉:指人迎脉,即颈动脉搏动处。

  目裹:指上下眼睑。

  卧蚕起之状:指蝉蜕皮后的润泽光亮的样子。

  黄疸:病名,多由湿热或寒湿引起。

  胃疸:疸通“瘅”,热的意思,胃疸即胃热病。

  未有脏形:指没有出现相应脏腑本身应有的脉象。

  脉瘦:瘦,即细小;脉瘦指脉象细小。

  太阳:主正月、二月。

  少阳:主三月、四月。

  阳明:主五月、六月。

  琅玕:指玉石。

  喘喘:形容脉来如喘气急促的样子。

  厌厌聂聂:形容脉象轻薄流利。

  如落榆荚:形容脉象轻浮和缓。

  如循鸡羽:形容脉象涩而往来艰难。

  招招:形容脉象柔弱和软。

  如鸡践地:形容脉象从容和缓,如鸡踏地。

  如鸡举足:形容脉象疾速。

  如鸟之喙:形容脉象如鸟之喙,坚实迂曲。

  如鸟之距:形容脉象如鸟之距有钩之义。

  如屋之漏:形容脉象如屋漏水,点滴毫无伦次。

  如水之流:形容脉象如水流,去而不复返。

  辟辟如弹石:形容脉象坚实。

  【译文】

  黄帝问道:无病之人的脉象是怎样呢?

  岐伯答说:无病之人一呼气一吸气,叫做一息。另外,吸终到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做无病的人,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跳动两次。通常用无病之人的呼吸情况,来调候病人的脉息,医生无病,所以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以候病人的脉搏次数,这是脉诊的法则。

  人一呼,有病的人脉只一次跳动;一吸,脉也一次跳动,这是气虚的现象。若无病的人一呼,脉就有三次跳动,一吸,脉也有三次跳动并且躁急,尺部皮肤发热,这是病温。尺肤不热,脉搏往来流利的,这是风病。若人一呼,脉的跳动在四次以上的必死,脉搏中断不复至的必死,脉搏忽慢忽快的也是死脉。

  人的正常脉气,是来源于胃的,胃气就是平人脉息的正常之气,人的脉息如无胃气,叫做逆象,逆象是能够致死的。

  春脉,弦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弦多胃气少,就是肝病;但见弦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毛脉,等到秋天就要生病;倘若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春天是脏真之气散发于肝,肝脏是藏筋膜之气的。

  夏脉,钩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如果钩多而胃气少,就是心脏有病;如果但见钩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预测等到冬天就要生病的;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的,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是藏血脉之气的。

  长夏脉微软弱而有胃气,叫做平脉,假如弱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是脾脏有病;假如但见弱脉而无冲和的胃气,就要死亡;若软弱脉中,兼见石脉,预测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于脾,脾是藏主肌肉之气的。

  秋脉,微毛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毛多胃气少,主肺脏有病;假如但见毛脉而无胃气,就会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脉,预测等到春至就会生病;倘若弦极了,就会立即生病。秋时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脏是主藏皮毛之气的。

  冬时的脉象,沉石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石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主肾脏有病;如果但见石脉而无胃气,就要死亡;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象,预测延至夏天就要生病;倘若钩脉太甚了,就会立即生病。冬时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脏是主藏骨髓之气的。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出于左乳下,贯隔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衣,这是脉的宗气。倘若跳动极剧,并且极快,这是病在膻中的征象;若见跳动时止,位置横移的,主病有积块;倘若脉绝不至,就要死亡。如果乳下虚里处脉搏跳动剧烈振衣,是宗气外泄的现象。

  如何诊寸口的太过与不及呢?寸口脉应指而短,其病头痛。应指而长,其病足胫痛。应指短促迫疾,有上无下,主肩背痛。应指沉坚的,其病在中。应指浮盛的,其病在表。应指沉弱,主寒热及疝瘕积聚小腹痛。应指沉紧并有横斜的形状,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作痛。应指沉喘,病发寒热。脉象盛滑而紧的,病是比较重了,是六腑有病;脉象小实而坚的,病是比较重了,是五脏有病。脉来小弱而涩的,主久病;脉来浮滑而疾的,主新病。脉来绷急的,主病疝瘕小腹作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病痹。脉来缓滑,其病热中。脉来盛紧的,主病腹胀。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使患病,亦无其他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病就难以痊愈了。

  臂多见弦脉,是由于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倦怠无力,喜卧。尺肤热而脉来盛,主大脱血。尺肤涩,脉来滑,主多汗。尺肤寒,脉来细,主大便泄泻。尺肤粗,脉气常显热者,主热在里。

  肝之真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之真脏脉出现,至壬癸日死;脾之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之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之真脏脉出现,至戊己日死。这就是真脏脉出现死亡的日期。

  颈部脉非正常搏动,并见喘咳症状,主水病。眼泡浮肿如蚕眠后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喜卧,是黄疸病;食后仍觉得饥,是胃疸病。面部浮肿为风,足胫肿为水。目珠发黄的,是黄疸。妇人两手少阴脉动甚的,是怀孕的表征。

  脉有逆四时的,就是当其时不出现真脏脉形,却反见它脏的脉,如春夏的脉反见瘦小,秋冬的脉反见浮大,这就叫做逆四时。风热的脉应该躁,反见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应该虚,反见实脉;病在内的,脉应实而反见虚;病在外的,脉应浮滑,反见涩坚,这样,病全难治,是因为违反了四时。

  人的生命以水谷为根本,所以断绝了水谷,就会死亡。脉没有胃气,也要死亡的。什么是无胃气,就是仅见真脏脉,而没有冲和胃气的脉,所说的脉无冲和胃气,就是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石象。

  少阳主正月二月,这时的脉来,是乍密乍疏,乍短乍长的;阳明主三月四月,这时的脉来,是浮大而短;太阳主五月六月,这时的脉来,是洪大而长。

  正常心脉来时,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属于正常,这叫平脉。如果心脏有病,脉就显出非常急数,带有微曲之象,这叫病脉。如果脉来前曲后居,如执带钩一样,全无和缓之意,这是死脉。

  正常肺脉来时,轻浮虚软,像吹榆叶一样,这是平脉,秋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上下,像摩鸡和羽毛一样,毛中含有坚劲之意,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旭草浮在水上,像风吹毛动,像这样的轻浮,就是死脉。

  正常肝脉来时,像举着竿子,那竿子末梢显得长软,这是平脉,春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满指滑实,像抚摩长竿一样,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急而有劲,像新张弓似的,这是死脉。

  正常脾脉来时,和柔相附有神,像鸡爪落地一样,是缓缓的,这是平脉,长夏季节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充实而数,像鸡的往来急走,就是病脉;假如脉来如雀啄、如鸟跃跳之数,如屋漏水一样地点滴无伦,如水溜之速,这是死脉。

  正常肾脉来时,连绵小坚圆滑,按之其坚如石,这是平脉,冬时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形如牵引葛藤,按之更坚,这是病脉。假如脉来像解索一般,数而散乱,又像弹石一样,促而坚硬,这是死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爱玲经典语录句子 张爱玲经典语录句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处 出自 唐代 杜牧 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
李白七言绝句 李白七言绝句8则  1、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
三月下雪的诗句 三月下雪的诗句推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
思念惆怅的诗句是 思念惆怅的诗句是  思念惆怅夜,清酒醉红颜,谁人可忘却,浮华那流年。  1.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
关于友情的古诗词名句   人生一知己,且行且珍惜。下面是关于友情的古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与桂林山水的诗句 与桂林山水的诗句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
隐晦表达相思的诗句 隐晦表达相思的诗句  古人细化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情,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隐晦表达相思的诗句,欢迎各位...
杜甫《又呈吴郎》原文和译文 杜甫《又呈吴郎》原文和译文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出处 出自 南北朝 王籍 的《入若耶溪》“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全诗...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的古诗句 元旦手抄报内容:关于元旦的古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
王勃《咏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勃《咏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勃《咏风》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咏风...
吴质不眠倚桂树 “吴质不眠倚桂树”出处 出自 唐代 李贺 的《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平仄韵脚 拼音:wú z...
和之美二贫诗司马光诗词 和之美二贫诗司马光诗词  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
范仲淹《江上渔者》鉴赏 范仲淹《江上渔者》鉴赏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
古诗词悯农 古诗词悯农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
表达感恩的诗句 表达感恩的诗句  【标题】:暗投明珠  【朝代】:唐  【作者】:崔藩  【体裁】:五排  至宝看怀...
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能使人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