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全文翻译
admin
2024-01-26 01:34:10
0

沁园春·长沙全文翻译

  大家已经学习完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同学不懂其意思,小编收集了这篇文章的现代文翻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翻译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赏析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历史角度

  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词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激流勇进。

  美学角度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书法鉴赏

  此幅作品大约书写于1954年,是毛泽东书法的代表作品,书家认为是毛泽东诗词墨迹中最晚的作品,也是最成熟,最高的作品,也是我们所见墨迹中最后的丰碑。诗墨写在两页红界信笺上,共15行。毛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自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骨健,艳美洒脱,结字小疏,字间多不连,但气脉通畅,墨润有余,瘠肥合宜,无奇大奇小之字,无奇轻奇重之笔,无倚斜取势之墨,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慢步缓行于湘江之岸,却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字字润美,飞逸奇雄,骖鸾跨鹤,飘飘欲飞。此幅作品园笔兼用方笔,藏锋为主,兼施露锋,结体用笔潇洒古淡,极尽江左风流,囊括北碑筋骨,精能疏淡,典雅悠然,处处含蓄,耐人寻味。布局疏密有致,有行无列,行间紧密,几与字间空白相当,结体用笔内柔外刚,“标拔志气,辅藻情灵”。全幅一百多字,笔试和墨色随着书情而变化,时而高昂,时而舒缓,使整幅书作气韵贯通又结构完美。

  景物描绘角度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从内容上看,写大山,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从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视角角度上,有远近高低,从逻辑上,从点到面,由实到虚,从自然到人类。

  艺术角度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主要内容

  上阕:“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了湘江的秋景。

  下阕:“昔日之游”作者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追忆了同学时光,抒写了胸襟和抱负。

  思想层面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首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离别赋的散文 关于离别赋的散文  离 别 赋  赠 秦闯、张东  文/孤萧寒月  岁末之冬,送君南下,大醉,作此篇...
怀念老外婆散文 怀念老外婆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至,春雨纷纷,芳草萋萋,愁容戚戚。早饭过后,每家的老坟头上几乎都会留下...
睡相散文 睡相散文  相,样子。故有吃相,坐相,笑相,睡相,还有骂人的死相。人们肢体的各种样子,往往和人的品行...
秋雨中的思绪散文 秋雨中的思绪散文  传说中,雨是神圣的,万物的邪气经过雨的洗礼后,都会变得灰飞湮灭,剩下的只有纯净与...
适合朗诵的散文 适合朗诵的散文(精选16篇)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我为了什么活着的抒情散文 我为了什么活着的抒情散文  你,活着,为了什么?  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上,我们永远不过是这里面渺小的...
海河夜韵散文 海河夜韵散文(通用2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
河湾村的哭嚎散文 河湾村的哭嚎散文  历史上的河湾村,三面由洪溪河水环抱,岸青水秀,人杰地灵。随着清朝拔贡邵坤若、理学...
你在想什么抒情散文 你在想什么抒情散文  思想的停止,真得是错误的么?  你在想什么。  你低着头,睫毛似乎把你所有的一...
《醉翁亭记》主旨及中心思想 《醉翁亭记》主旨及中心思想  导语:《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
畅游胡山,赏朱家峪美景散文 畅游胡山,赏朱家峪美景散文  昨夜一场小雨,早晨雾蒙蒙的,远处的山,远处的树木,像遮上了一层纱,若隐...
寒春散文欣赏 寒春散文欣赏  前四五日是暖和了些,周一早上便刮起了风。夜里下起了雨雪,几日便风雪不断了。今日更是飘...
一粒沙尘散文 一粒沙尘散文  我是来自北方沙漠戈壁滩上的一粒沙尘。  我的背景是一片枯黄,遍地干旱。这个季节,也有...
太湖畔的陆巷村散文 太湖畔的陆巷村散文  被誉为江南的陆巷古村落,座落于苏州东山后山的太湖之滨,这里有山有水,花草飘香,...
再见夕阳红散文 再见夕阳红散文  (1)  夏天,村子里在唱戏,戏公们白天就聚集在村后一栋老房里,前面是一片菜地和一...
石榴花开女儿红散文 石榴花开女儿红散文  五月轻风,一夜间吹开邻家石榴花蕊。石榴花开时节,也是女儿生日来临之际,一晃,女...
男孩,勇敢地向前走散文 男孩,勇敢地向前走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
待你花海归来的经典散文 待你花海归来的经典散文  春走未走,夏至未至,思念就像望穿秋水的等待。心在咫尺,念在天涯。  记得你...
你在他乡还好吗优美散文 你在他乡还好吗优美散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捕蛇者说》课文原文 《捕蛇者说》课文原文  《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