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散文
创始人
2025-08-02 12:15:56
0

米线散文

  米线,听说过吗?吃过吗?

  白花花的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泡涨,倒入榨米线的机器,一粒一粒的米变成一条一条的白线线,摊开晾干,煮一煮,加入汤料,搁上葱花芫荽,浇上一勺精心炒制的肉末炸酱,来,开始享受吧。

  米线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做得了主角的菜食,但在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米线是很常见的食物,西南的巧手女人们赋予它很多种吃法。煮好的米线,配以不同的料,便各成其味。常见的是炸酱米线和清汤米线,加入久烹的牛肉粒或鸡丝,便成牛肉米线和鸡丝米线。肥肠切片与酱炒到入味,加水熬汤,连汤带肠片儿浇在米线上,即成美味异常的肥肠米线。如果吃腻了煮的,巧手女人们放旺了油,扔进葱花鸡蛋或者酸菜肉丁以及煮过的米线翻炒,炒米线喷香出锅了。夏季更有酸辣可口的凉米线,逛街累了,花一两块钱,蹲在路边的树荫里,端一个大碗,享受一份朴实的惬意。西南的男人女人们早餐时吃米线,晚上饿了加餐也吃米线,有的人甚至把米线当做正餐,顿顿吃,天天吃。

  关于米线的产生,没人深究,便无从得知。米线里最广为人知的,当数云南的过桥米线吧。米线煮熟后装盘,在造型古朴的砂锅里注入慢火细熬的老鸭汤,七八个小碟子里分别装上切得极薄的鸡脯肉、鹌鹑蛋液、腊肉丁、嫩鱼片、榨菜条、焯过的韭菜段和豆芽,一并送上桌。食者需先把蛋液、鸡脯肉和鱼片倒入滚烫的鸭汤中烫到七八分熟,再将米线放入汤中,最后把蔬菜、蒜泥、酱油、食醋、辣椒油等浇在锅中。汤鲜,肉嫩,蔬菜新鲜,米线滑腻,腊红,嫩绿,鹅黄,洁白,只是看看,就已满口生津了。

  关于云南过桥米线名字的由来,大抵有这样三种传说。

  之一,开始的时候,轧米线的机子还没有发明出来,米线是用手搓出来的,大约类似于拉面的.做法。勤劳的女人们在小河边加水和面,双手甩动,线影翻飞。云南多河流,桥便也多,米线做出来之后,就摊在河边小石桥上晾晒。一根米线可能会很长,一根就满一碗,甚至可以从小石桥的这头牵到桥的那头去,因其长可过桥,所以被人们称为过桥米线。

  之二,相传最初发明米线这一种吃食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生活清苦且无儿无女,为了生活,于城外依山傍水之处开了一家小小铺子,专卖这种别具风味的线线。因诚实好客,吃食独特,风味一绝,时间久了名声就在乡里传开了,甚至城里的人也听说了,慕名来尝美味的人渐多。从城里到郊外老夫妇的米线铺子,要走过一座弯弯的拱桥,故有雅士给了“过桥米线”这个美名。

  之三,已不可考这是发生在何朝何代的故事了,据说是有一位书生两次赶考落榜之后,家贫不能再考,只得回乡种地娶妻生子。他每日去地里辛勤劳作,又因田地离家远,中午回家吃饭往返一趟太耽误功夫,有时活儿忙,他索性不回家吃饭,只从家带一点干粮充饥。书生的妻子是个贤惠女人,真心疼他敬他,怕他饿着,也怕他老吃干粮身体扛不住,于是每天中午,她把熬好的汤放在罐子里,汤面儿上飘一层油花保温,把米线和菜单独带着,拎了竹篮子走过城外的小桥,去田间给丈夫送饭。到达地里时,罐子里的汤还热乎,把菜和米线放进去烫一烫拌一拌,方便,好吃,热乎。书生感动,称这份饱含爱意的食物为“过桥米线”。家境略好之后,书生再去赴考,成绩不错,当了小小官员,清平廉正,扎扎实实升了上去。富贵不忘当年苦,七十大寿退隐之日,书生面对同道和亲友,坦言一辈子最爱吃的,仍是发妻独创的“过桥米线”。此物此名于是名满一方,流传至今。

  我宁愿相信过桥米线物与名的由来,是最后一种。与这样相濡以沫坚贞美好的爱情有关,令人边吃边感到一种久违的感动与温暖。

  上大学时,宿舍有位来自西南的女孩,每日黄昏,她无比神往地向我们回忆她在家吃过的每一顿米线,仿佛那是全世界最美味的东西。火车站对面有一家小小的米线店,成都人开的,高楼边乌漆麻黑的一间小屋子,人到中年还要在外漂泊的夫妻俩,安静地在方寸之地忙碌,味道并无特别之处,可这位同学时常跑很远的路去吃,并极力鼓动我们也去品尝,她边吃边满脸的满足与惬意,大呼真呢是太板扎啦,问是什么意思,她解释说,就是太好吃了,云南方言,我们都闹哄哄地跟着学。云南方言是很有意思的,充满了质朴的动感和火辣的坦率,比如说吃不叫吃,叫甩,甩饭,甩米线,看到这个词,仿佛能够看到少数民族男人女人豪放地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碗吃饭,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因为这位小妹妹喜欢,那家招牌布都烂成片缕的小店,成了我们庆祝或小聚的去处,一人一碗米线,再加几个简单拼盘,唏里呼噜的边吃边聊,倒也有趣。和老板混得熟了,可以自己去操作间加酱加料,老板笑嘻嘻的,像看自己的孩子。后来有了男孩子为她每日骑了车去买,用保温饭盒小心装好,送到楼下。这样实实在在深入人心的追求,迅速俘获了小妹妹的小小芳心,于是我们解脱了,不用每天被她缠着去小店吃米线。看见她的单车王子和他手里的米线,她满脸幸福甜蜜地微笑,飞奔下楼。我们一溜五六颗脑袋趴在阳台上起哄,满心的羡慕。临近毕业,如胶似漆山盟海誓的两个人,仍是分了。一南一北,现实阻隔了爱情,这是大学里多么俗套而无奈的结局。我们宠爱的小妹妹,吃着他送来的最后一碗米线,哭得那么伤心。

  你看,有时候爱情并不总是如一碗米线,煮好,配料,浇汤,按部就班顺理成章,而更多的,是像米线的吃法,清汤、红烧、麻辣、五香,充满了变数,用心去经营了,却还是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味道。

  每每看到街头卖米线的小店,仍会有淡淡的惆怅与感慨。那些美丽的日子已经像风一样逝去,留着一点淡淡的怀旧的气息在影册里。不知那些与我熄灯后谈论过诸多梦想、一起在简陋的小店吸溜米线的女孩子们过得怎样,总是念叨家乡米线的她,是否平息了伤口,找到另一个愿意一辈子给她送米线的人,过着米线一般丰富而平实的生活。

  写到这里,有点饿了。走,甩米线去。

上一篇: 春之祭散文

下一篇: 心悟散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月里的旖旎散文 三月里的旖旎散文  三月的南国已是绿树成荫,一川烟雨的时候了。而北方的三月,期待已久的春色只不过是一...
一抹浅笑,乱了流年散文 一抹浅笑,乱了流年散文  夜色,薄凉,红尘深处黄花堆积成殇。一壶茶,指尖沧桑,喝到杯底见凉。薄衫醉舞...
玫瑰花的葬礼散文 玫瑰花的葬礼散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散文赏析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散文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
下一个路口,那一片海散文 下一个路口,那一片海散文  下一个路口  站在落红纷飞的路口,浮华落尘,猝不及防。2011年的时间跨...
错爱的散文 错爱的散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
教师节诗歌散文 教师节诗歌散文  导语:天空里的太阳慷慨地将耀眼无比的光线投在路上的每一个行人的身上,拉长的黑影密密...
散文:文学与电影 散文:文学与电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的岁月,当法国人自己也陷入历史的困境时,他们通过对达希...
断弦散文 断弦散文  一把断了弦的吉他,记惦着他与她的嘻笑欢颜。在这片慰蓝的天空下,他曾一度天真执著,她曾一度...
苦涩的回忆散文 苦涩的回忆散文  饮一杯岁月轮回的涩酒,捧起一段随时光溜走的记忆….  在我心中清晰地铭刻着:那是何...
老男人的育儿经散文 老男人的育儿经散文  搬到新居,半年的时间里,最欣喜的就是看护郡主的日子,除去周六周日,每天下班回家...
心若相惜,此生唯愿抒情散文 心若相惜,此生唯愿抒情散文  红尘的纷纷扰扰,孤独里那一抹嫣红摇曳了谁的梦,尘世的繁华,留下的那一抹...
林韵的散文 林韵的散文  寒风料峭的早春的天空,碧蓝如洗。远山之上,有一抹淡淡的云,悠闲地挂在天边上。一条公路在...
招宝山游记散文 招宝山游记散文  天气虽然热,而我们游招宝山的兴致更热。八点二十,我们一行十人准时上了那辆绿色的得利...
那一低头的温柔散文 那一低头的温柔散文  婚姻里不单单要奉献与呵护,更需要理解与包容。两个人因爱走到了一起,这是一生的缘...
散文分类简介 散文分类简介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
散文欣赏《致未来爱人的情书》 散文欣赏《致未来爱人的情书》  散文欣赏《致未来爱人的情书》  致未来爱人:  你是我的显现屏,我是...
跑马梁览胜散文 跑马梁览胜散文  早就听说应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跑马梁是一处景致特别的地方,正赶上县里开笔会,我有幸...
秋未央散文 秋未央散文  说来奇怪,短短的福冈之行,只是对于太宰府天满宫还保存着美好的印象,其他的却早已模糊而荡...
大槐树下散文 大槐树下散文  一  黄土坡有一个槐树庄,槐树庄有一棵大槐树,大槐树下常常能见到有个唤作二牛的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