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廉洁从教心得:活在人民满意的口碑中
admin
2023-05-30 16:30:19
0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光荣的职业,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倾情奉献。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首先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学生的,应当把它公平地奉献给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廉洁从教,活在人民满意的口碑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定,成效明显,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要求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改进作风、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廉洁即清廉、洁白之意,与贪污相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人生大纲。廉洁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廉洁公正的为师品格,其人格才具有可信性,才能为人师表,给学生施加良好的影响。
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认为教师廉洁从教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要坚守高尚的情操。人民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需要培养。一是要通过学习理论,学习先进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高的人生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立党、执政发展的高瞻精神指引,也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晚清时期的重臣胡林翼、现代的焦裕禄、孔繁森、今天的焦裕禄式教育局长胡昭程等把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掏出一颗心以清廉崇高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就是我们教师廉洁从教的典范。
教师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赶超先进的重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理想。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态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更不能买卖商品那样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在物质上给予回报。
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以人育人的职业 。教师的生活需要所得的报酬来保证,但教师的工作动力是不能靠金钱来驱动的,教师的工作动力来自理想和追求。献身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是教师发扬奉献精神的动力,是教师为人民建功立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获得个人幸福的重要源泉。教师要有奉献精神,首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我想,关键还是在表字上,即表率、榜样。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做到:第一,要努力完善教师的人格,充分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第二,教师要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那些具有奉献精神,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尽心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千方百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师,才能感受到教师劳动特有的幸福,才能使自己步入更加壮美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业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对于教师来说,以权谋私没有多大可能,但以教谋私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一位教师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到饭店吃了饭,并接受了这位家长的礼品。家长的意思很明白,是希望教师能关照自己的孩子。从表面上看,一个教师吃家长一顿饭,收家长一点小礼物,也是人之常情;利用工作之外时间做做家教,办个辅导班,似乎也不违反学校的工作纪律。但是,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实现自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在教育战线谱写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正气之歌和教育发展的辉煌乐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