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2019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admin
2023-05-29 07:00:11
0

市考核组:
  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大旱灾等严峻形势,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措施,紧扣主题主线,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推进两大板块、两大经济、两大工程和四区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76.27亿元、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16亿元、增长26%;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90%,粮食储备3.75万吨以上,多项业务工作受到中省市表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均取得了新成效。
  一、职能任务完成情况
  (一)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观摩推进、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五件大事和八大工程,16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0.1亿元,占年计划的102.9%。恒大包装产业园、御石尾矿综合利用、必康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进展良好,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150个市级重大前期项目加快推进,68个完成可研编制,35个基本具备建设条件。西武客专预可研已报中省有关部门,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和电网接入方案上报国家待批,山柞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切实强化项目策划工作,市级项目储备达到1000个,重点策划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文化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新能源客车整装生产、秦岭丹凤飞行小镇等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争取中省项目资金14.1亿元,争取政策性补助外资金4.3亿元,协调落实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性贷款35.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37.04亿元,筹措项目前期费1.15亿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填补新空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示范引领,预计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阿童木桁架式工业机器人项目、2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装项目、欧诺公司20MW光伏农业大棚、上善功信公司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研发、三网合一集成器、富氢水开发等项目建成并试运行,填补我市乃至全省装备制造、光伏农业、电子商务、电子信息、高端水产业等新兴产业空白。山阳中德产业园汽车液压缸项目成功落地,填补了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空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支持光伏发电的意见,建成了全省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体验中心,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天之润、市材料院及农户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运营,陕西中阳等地面光伏电站正在建设,广东易事特1GW地面光伏电站成功签约,全市在建和建成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0MW,我市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重点示范区。我市因地置宜,利用荒坡、屋顶等闲置资源快速发展光伏产业,被省发改委誉为山地光伏模式,在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三)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顺利推进,创建方案列入的197个项目174个启动建设、80个基本建成。28个市考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部建成,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累计建成重点项目62个,尾矿及废渣资源年综合利用量达到1400万吨以上。狠抓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0个,强化40户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超额完成年度节能减碳任务,荣获省政府表彰奖励。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全市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事项404个,审查评估率达100%。国家批准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后,中省项目资金给予了重大倾斜支持,去年申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全省仅商洛获得4个项目4000万项目资金支持,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共获得项目资金1.711亿元,资金较上年增长11%,较陕南三市县区平均值高出3个百分点。
  (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商於古道棣花景区一期建成开园,开启了我市人文旅游景区的先河。金丝峡5A创建通过国家旅游局评估,柞水溶洞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新建秦岭美丽乡村33个,全市旅游收入增长11%。认真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丹江流域综合治理,13个镇级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启动建设,丹江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生态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启动城周绿化项目和二期退耕还林,完成造林绿化32.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2平方公里,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预计能够完成省上下达的3.0%和3.7%下降目标。生态农业快速推进,启动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工作,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4.7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01.8万亩,新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10个,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发展到58个。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去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林业部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市一级客运站主体竣工,环城北路、商鞅大道西段改造、西街旧城改造、312国道商州至丹凤段二改一、307省道商州至洛南三改二等项目加快推进,商州南秦城市新社区和汽贸城初见成效,洛南过境公路建成,丹凤西融步伐加快。县城及省市重点镇建设加快,商南、山阳等城镇建设及镇云一体化项目进展良好。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宁西铁路复线进入铺轨阶段,2019年可望建成通车;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竣工,330千伏商洛第三电源工程基本建成;西气东输和气化商洛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六)民生改善和保障得到新加强。全年实施民生基本建设类项目1171个,完成投资87.36亿元。新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13个,搬迁1.6万户;两房并轨管理全面实施,新建保障性住房1.51万套。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工程、城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市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商南县医院建成,市体育场、山阳县医院、商州区中医院主体完工;市文化艺术中心完成基础处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20多万户。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3万人,实现再就业73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80元,增长10%。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90处,解决农村饮水13.1万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