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庄小学暑期夏令营支教报告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赵 阳 行政管理
摘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结合有关实践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支教活动。通过对支教实践活动的总结,从中挖掘出现代农村环境和农村教育潜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内在建议,更好的为农村教育服务。
关键词:农村教育;夏令营;大学生支教;实践活动
一、前言
农村教育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环境普遍恶劣,教师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前提下,注重学生主体对象的地位,而忽略了其他与教育相关的元素。因此,大学生为了担当起这份社会责任,通过夏令营以及其他平台,组织了一支又一支走向农村的支教队伍,将更多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农村孩子。其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实践,并吸取了更多的经验,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中国梦。
二、实践活动的背景
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这样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作为时代的娇子的大学生理应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有爱心有真诚有理想有激情有智慧有创造,历来是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先驱力量,我们愿意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用强农爱心行动建起城市与农村沟通和交流的金桥,传播真诚和感动,把爱心传递。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作为河南大学第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注意识的社团,我们明白自己对这个国家是负有责任的,对这个社会是负有责任的。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通过我们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坚信爱心会让社会更和谐。鉴于此,为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理解弱势群体、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爱心活动进一步弘扬,特策划“强农爱心夏令营”活动。
三、实践活动的目的
1、弘扬社会责任感传播和谐社会思想,关注弱势群体。
2、进一步深化爱心助学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全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他们的潜力让学生感受发现家乡美热爱家乡 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荣誉感。
4、加强学生人际交往,挑战自我学无止境,培养自主能力,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引导。
5、在河南大学掀起爱心奉献社会的高潮,让爱心的星星之火燎原,让爱心的风暴洗礼整个大学校园。
6、培养锻炼一批真正对农村有感情有热情积极进取的有为青年,传承三农协会强农理念,实际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
7、增长学识,锤炼能力,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习惯。
四、实践活动的精神价值
1、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原崛起献青春--大学生的赤子之情,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2、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民之子
3、践行八荣八耻--弘扬五四精神--承担时代责任
4、镜像成灯--三农人的精神价值。镜,了解、认识、体验;像,反映真实,传递感动;灯,行动
5、多少次下乡奔波,只为了这样一种精神:镜像成灯。好多次都想放弃,多少次痛苦的抉择,总是战胜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于是才明白:当镜子真正发光去反映那种真实生活的时候,它就印上了一种责任,真正的镜子就是一盏灯。无论多么的痛苦、迷茫、无助、困顿、苦闷、抑郁、悲伤、希望渺茫、无路可退,都不会放弃,因为那种印迹是长在肉里,刻在心里,融到你的血液里,渗进骨里的,纠缠在你的生命里,扯不开,剪不断,磨不破,摔不碎。它唯一的选择就是一直燃烧,一直到燃尽自己
五、特色
1、义工、营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知识、能力、思想认识共同提高
2、全封闭的军事化的体验式夏令营
3、课堂+社团+课外交流的教学模式
4、 老师、学生、家长(可能的情况下)参与教学 老师走下去,学生走上来的课堂模式
5、 每天早上的疯狂阅读、疯狂运动、疯狂歌唱
6、 社团、活动自己策划,自己编排,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
六、夏令营的基本情况
2019年7月8号至7月17日,我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的十三名义工以及两名会外志愿者组织参加了在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的占庄小学举行的夏令营活动。此次夏令营活动得到了朱金喜书记、学校领导戎校长及其它老师和广大村民的支持。我们前期总共进行了两次踩点,面试招收了25名小营员,其中5名男生、20名女生。全营人员共40人。
本次活动采用大班教学,小班成长,集体上课的活动方式。我们的主题课程主要有英语、历史、地理、美术、自然科学、体育、音乐、英语音标课,共计课时21节。孩子们平时被分为6个班,每个班有2名义工负责他们的各方面的成长。这六个班的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希望丰富孩子的知识,打开他们的视野,发现他们的兴趣,更好的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为了更好的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生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我们分为六个小班,每班有2名义工负责。
七、插言
恰逢占庄小学暑期夏令营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营队里举办了以“激情七月,让梦开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从而把整个夏令营活动推向了高潮。(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jcjmh.com)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小营员的写作、演讲能力,增强他们做事的勇气,提高他们的胆量,进一步帮助他们快乐成长。7月9日上午,经过为期两天的下乡培训,由我社团与两名志愿者组成的占庄队和袁楼对两支下乡支教队伍,包坐一辆豪华大巴驱车行进一百多里地,途径两个大县,横跨两条高速,颠簸近一小时的农村公路,带着激情与梦想向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发。为等待我们为其喷撒希望甘露的种子吐知传礼、教授术业。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
中午12点左右,我们来到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占庄小学。另外一支队伍袁楼队驻扎在与占庄相离十几里地的袁楼村。我们先是稍稍休整,吃了个简单的午饭,安排了住室、教室、图书室、广播室和厨房等等。准备接待、迎接小营员。
八、尉氏县--支教地区基本概况
尉氏,春秋时为郑国别狱。因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于此,故得此名。
尉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豫东平原上,为黄河大冲积扇面南边缘,界于北纬3412'~34°37',东经113°52'~114°27'之间,北距黄河54公里。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尉氏县,东邻通许、扶沟县,南与鄢陵县、长葛市接攘,西与新郑市交界,北与开封县、中牟县相连,南北长40.77公里,东西宽43.76公里,总面积约1307.7平方公里,计196万亩,占开封市总面积的20.3%,其中耕地120.53万亩,人均1.78亩,辖9乡8镇,512个行政村,总人口8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93%以上。
县城位于北纬34°24',东经114°11',北距开封市46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市74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市657公里。尉氏县历史悠久,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该县交通四通八达,(新)密杞(县)公路(S102),开(封)许(昌)公路交汇于县城,北距陇海铁路45公里,西距京广线42公里。
尉氏县境内地形有三大类型,即岗、原、河。西北部岗陵沙丘纵横,西南部为高平之地;东南部河流湖泊交错,中东部为地洼平原。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3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 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境内南有双洎河、 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千均无霜期 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年平均 日照2481.9小时。本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 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 尉氏县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本县 适宜各种林木和农作物生长。林业西部以刺槐和大枣为优势,东部以泡桐和杨柳为 普遍。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盛。已被国 家确定为干原绿化先进县,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大枣生产基地县。
尉氏县在史册上有许多风流人物。战国 时尉缭协助秦王完成统一大业;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及其才女蔡文姬均有佳作留世:"建安七子"之一的阮踽,"竹林 七贤"中的阮藉、阮咸分别以诗文、音律彪炳史册;南北朝时的梁目录学家阮孝绪撰《七录》开中华目录学之先河;唐将刘仁轨英勇善战、破寇有功官至文昌左承、同凤阁鸾台三晶;唐高僧神秀创建佛教禅宗 北宗而被誉为大通禅师;宋历史学家陈越为我国断代史研究作出卓越贡献;明代南京工部尚书靳於中曾以同情农民起义军,救闯王于危难而留下千古佳话;清末王天 佑率农民起义军抗粮抗租,威震官府;辛亥女杰刘青霞女士捐巨资于革命被世人赞颂;抗日名将黄樵松曾受七枚反法西斯勋章名垂史册;中国共产党尉氏县委第一任书记石 文卓因创建尉氏县党组织,率领农民举 行“九·九”暴动闻名豫东;周廷云领导人民 抗日、英勇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 亮节。当代名人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牛得草、"梅花大王"王成喜等。
境内文化遗址众多,现存有阮籍啸台、 北宋太平兴国寺塔、紫铜钟等历史遗迹。 战国军事家尉缭、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 邕、"竹林七贤"之阮籍古称"尉氏三贤",尉 氏是"建安七子"之阮瑀、辛亥女杰刘青霞的故里。
九、占庄村--支教村庄基本概况
占庄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西部的岗李乡,地处沙岗土丘,土壤风化较严重的地带,是典型的教育资源落后的农村地区。而占庄小学位于该村的东部,村村通网络公路经过该学校前,西至新郑市龙王乡,东至岗李乡,交通条件较好。
占庄村是岗李乡一大行政村,下辖占庄村、大铁府村、小铁府村、宋庄村、寨后刘村五个自然村,五村共有一村委、一党支部。近年来,该驻地较其它行政村发展快。各自然村主要街道都铺上了水泥路,自行修建的自来水已贯通各农户;养殖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连年丰收,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颇高。
楼房建设较多,但细心观察,也有不少瓦土房屋。从差距性上来说,农民之间贫富差距也不亚于城乡之间差距的比度。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但小生知道,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非常庞大,它将始终阻止和牵制着中国梦的实现。相关内容,在后面我们会继续探讨。
十、占庄小学--支教学校基本概况
占庄小学位于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东部,是现代农村教育的产物。学生主要由占庄村、大铁府村、小铁府村、宋庄村、寨后刘村、霍庄村的学领儿童组成,共有六个全日制教学班,近200名学生,占地面积近8亩。学校只有一栋办公与教学一体化的楼,是两层混凝土红砖、瓷砖、水泥砌盖而成的现代楼房,整个建筑物坐北朝南,现代化气色很浓厚。值得指出的是,办公室桌椅与学生教学桌椅质量性相差甚远。办公室桌椅为红黑色油漆,豪华木制家具,教室内书桌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桌面有很多洞洞,并且许多沟沟都能放入一支笔,伤痕累累,损坏较为严重。
这有两个原因:国家提倡节俭,学生书桌椅应保持循环可持续性再利用;国家投入财政建学校、购买书桌椅的专用资金被挪用。二者都有可能,小生不可否认,在这里,也不必多言!农村小学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地中国现代农村教育教学场所,是广大农村学子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的集结地,更是文化普及的前沿阵地。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尤为重要。
走近占庄小学,首先,迎入眼敛的是,青兰色大门上面的四个大红字“占庄小学”格外醒目。大门是钢筋焊接而成的,整个大门被分成四扇,两大两小。从门外可以看到校园里的一切。漫步进入校园,涌道两旁充斥着花坛,有松树,有月季花,还有毛茸茸的小草,错落相间,青绿有致。在校园西部,有一片花生田,在支教期间,几乎每天都有该校老师到这里维护花生田。田地里杂草无踪影,花生葱葱,可见老师也是铁实的农村人啊!将自己的田地管理得非常到位,那小生认为,日常教学定是尽心尽责,不像海南的某某,把魔掌伸向天真的孩子们。花生田旁有一厕所,中间教师厕所,两边是学生厕所。自来水管道与灌溉设备安装在花生田的地头。
在校园的东部有一篮球场,篮球场很符合小学生的身高,是专门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为小学生专用体育场。体现了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在小生上小学之时,没有任何体育设施,一节体育课都是奢华。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石子大沙残留在校园内,部分地面没有硬化,剩余的建筑材料用来弥补未修建之处。在后来,小生又打听到占庄小学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小生相信占庄小学的明天会更好,农村教育会更好,中国教育会更好。只是时间的问题,发展机遇,可谓千年一遇矣!
整个教学楼装饰比较简单,雪白外墙瓷砖展示白色艳丽。“希望在这里升起,成功在这里起步”,这一宣传横语赤红镶嵌在二楼的护栏上,校训、校风等有关教育的宣传语充斥着教学楼和学校外墙。两棵长势密旺、绿意葱葱地柳树日日夜夜坚守在学校教学楼前,为雪白的教学楼增添了勃勃地生机。在教学楼的东部,有一简单的车棚,绿色半圆形土盖显得宽敞十足,下面标有各年级数字,示为以各年级为单位,存放车辆。在后面的教学楼与外墙相隔3米多,里面杂草丛生,残旧木棍错综横躺,垃圾也较多。整个学校呈长方形,结构布局较简单。
十一、支教活动的有关实践内容
(一)、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历来是独立生活的组织或团体的保障体系和坚实后盾。肩负组织或团体的养料供给的责任,承担着组织或团体补充机能的任务,是组织或团体完成任务或活动的红色血液,是组织或团体的敌后战场。
1、食
这次夏令营我们队伍里共有三个后勤人员,分别是(吴)新贻,王辇和小生,主要是负责带领和保管支教队伍的一些用品,如:纸笔胶带奖状卡套以及其它所需物品。另外一个重要的是全营人员的饮食问题,每天定量来购置蔬菜和馒头等使用品,每顿饭都有三人共同完成,绿豆茶白天不间断供应,全力保障饮食。为了提倡勤俭节约,指导员(王)春凯(何)正强与村长联系,在村子里找来柴火地锅没有过多用学校的气罩。烧火也有值日表,每天一个人。
2、住
义工将学校的教室以及桌椅重新安排了一番。从一楼移除部分桌椅抬到二楼,将其并拢,集体躺在上面。由于天气炎热,义工们又发短信通知家长送风扇。家长们很热情,云集响应。
(二)、主题课程
时间
上午 8:30-9:20
上午 9:30-10:20
下午 16:00-16:50
7月10号
自然科学(王凤)
体育(修斌)
英语(燚鹏)
7月11号
美术(映漪)
人文地理(赵阳)
音乐(方方)
7月12号
音标教学(成伟)
体育(小博)
音乐(王宁)
7月13号
英语(修斌)
国学(笑笑)
太极拳(王辇,新贻
7月14号
音标(成伟)
美术(映漪)
/
7月15号
音乐(王宁)
感恩教育(燚鹏)
号成语解读(方方)
7月16号
英语(修斌)
体育(王辇,新贻)
/
课程设置的内容比较丰富,教授的内容基本上是在现阶段农村教育教学不到的知识。如:国学感恩教育。思想积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使得小营员收获匪浅。尤其是感恩教育活动,在场的小营员和家长无不感动万分,激动不已,流泪不止。本次活动使小营员们感到父母养之不易,操劳到老的事实,获得了要感恩父母的精神内涵。
支教的义工们大都是大一的,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及。在加上其它诸多因素,以致于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收听课程,接受知识不够专一。老师教授的课程方式不当,内容乏味,空洞,没有太强的吸引力,引导的方式也不恰当,课堂互动不佳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晚总结开会不断讨论,总结,反思。并持续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效果有所改善。
(三)、日常课余和社团活动
1、课余活动
课余活动主要有连文艺、教歌舞、早操、整理内务、礼仪规范和卫生大扫除。小营员接受文艺很快,接受能力相当强。若将接受其它知识的能力驾驭到文化知识学习上,效果会更好一些。现阶段农村日常教学课程趋于单一话,课程安排以及科目设置较少。素质教育在农村根本未推行,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2、社团以及社团活动
10:30-11:30
时间
活动
承办社团
负责人
10号
--
--
--
11号
--
图书社
王凤
12号
苑陵城实地考察活动
实践成长发展社
赵阳
13号
达人秀
文艺社
王宁、方方
14号
文明礼仪行
礼仪社
修斌、王辇
15号
课外知识竞答
奇思妙想社
成伟、小博、修斌
16号
--
--
--
值得指出的是各社团举办的活动都非常成功,特色鲜明,引导性较强。图书社:图书开放,营员可自由借还书籍,学习宽松。实践成长发展社:组织全体营员到苑陵城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并有小生讲解有关历史以及地理知识,并要求小营员们采集标本,写游记。文艺社达人秀:小营员个个勇于上台表演,可谓勇气可嘉啊!奇思妙想社:该社举办了以小班为单位的课外知识竞答,有历史,有生活,有文化等等。涵盖面广,知识性较强,使得小营员的知识储备增加。
(四)村民以及村两委态度
小生可以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8月15日上午,我们营决定举行一次全校卫生大扫除。需要向村民借几把铲子除杂草。于是负责本次活动的义工王辇和小生,一块出校走进村子里向村民借铲子。村民都很热情,也很支持,走了几户铲子就够用了。变现出了村民的诚恳、热情、体贴、支持、帮助。
村支部朱书记多次给我们义工上“政治课”,如临化风,收获匪浅。村委会张村长为我们提供电动车、锅、柴火等物品。另外,还有他们在背后的默默地支持。
(五)班级基本情况
(徐)燚鹏和小生带了一个班,共有五名小营员,她们分别是晴晴、红玉、梦昱、昱娟、张扬(由于她们都是未成年人,在此不透露其原名,特此说明)晴晴:活泼开朗,阳光女孩。不过小脾气再所难免,在整个夏令营活动中她从未掉过眼泪,很坚强,也很爱自己。成绩优异,表现不错,成长日志写的很好。堪之为舞凤凰的姣姣者。红玉:很乖巧的一个女孩,开营第一天,我把她可爱地领到小生身边。她很内向,有什么伤心难过之事,与她交往不肯说出,憋在心里。开营那天哭过好几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还是不知道。有次她戴着我的眼镜,让我给她拍照。哈哈!很可爱啊!梦昱:梦昱可是我们舞凤凰的大美人啊!她很爱撒娇,不过在班里边表现也不错哦!但凡我和其他小营员在一起时,她就不理我这个小生。小生跟她说要打破班级界限,无论是老师还是小营员都要与整个营的营员交往。他还不理睬,我只好跟她道歉了,她最终也接受。这样我们不仅出卖了自己也出卖她,是很不好的。昱娟:小女孩比较成熟,不过原本坚强的自己有时也很脆弱,比如说她会哭着给正在哭的小营员一些鼓励。关于一个哭劝说另一个哭的人,小生不再详言。张扬:给我第一印象是任性,他很优秀,但是人生不可能那么顺,总要有挫折、困难,一旦她遇到这些,有可能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关于这个在家长见面会上,小生已就有关家庭教育问题与其母亲交流,并提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整个班级在团体友谊中很好,也都表现出了热爱班集体的特征,也都乐意为班集体付出努力。小生感到很高兴。
十二、总结与反思
1、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依然落后
2、农村小学教育科目趋于简略化,体育教育零科目化、零课程化严重
3、公平性是天真的必要条件
4、不良教育引导的过分性造成的溺爱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
5、区域性经济经济发展能过很好的改善该区域经济生活条件,而对非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零作用
6、均衡发展是解决地区性经济和谐的根本基础
7、腐败无孔不入,利益格局无处不在
8、团体归属感是社会的基本特性
十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立国兴邦之本,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均衡教育资源是发展社会公平性的重要基因。教育问题是中国十大社会问题之一,它是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的桎梏。我们要牢记科教兴国、振兴教育的战略发展思想,努力朝着实现新四个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尉氏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 2019强农爱心家园夏令营策划书
3. 百度文库
上一篇:2019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