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电力事业发展政情交流会上的供电公司汇报材料
admin
2023-05-24 15:30:06
0


文章标题:市政协电力事业发展政情交流会上的供电公司汇报材料

在市政协电力事业发展政情交流会上的汇报材料
围绕大局发挥电力先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腾飞
尊敬的各位主席、副主席、委员:
今天,市政协的各位领导亲临我公司视察,这不仅体现了各位领导对我公司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我公司各项的全面检查和有效督促,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促进和推动公司各项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近几年来公司各项的开展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市供电公司是隶属于**供电公司的国有大型企业,负责**地区的电网建设、运营和供用电营销服务。
1、企业规模:目前公司下设管理职能部门10个,直属生产单位4个,农村供电所22个。目前,全市拥有35KV及以上变电所62座,其中220KV变电所8座,110KV变电所28座,35KV变电所26座,共计主变106台,总容量3965.8MVA;拥有35kV及以上线路116条/1150千米;10KV配电线路376条/3246KM,配电变压器8994台/2249795KVA;全市营业户数合计469027户/439.1万KVA;固定资产原值13.28亿元;劳动生产率706.31万元/人?年。
2、人员结构:公司现有正式职工1778人,离退休职工163人,党员688人;设有2个党总支,33个党支部;公司领导班子成员10人,平均年龄44岁;管理岗位人员89人,其中中层干部52人。人员结构按职称划分,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125人;按技术等级划分,有高级技师8人,技师78人,高级工192人,中级工111人;按文化程度划分,有大学本科及以上84人,大学专科178人,中专31人,技校94人。
3、生产经营:今年1—3月份,**地区供电最高负荷80.6万千瓦,同比增长17.15;全社会用电量13.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2;完成业扩报装4635户/143989kVA,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8.48、-34.16;完成电网基本建设项目投资383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3.59;城市供电可靠率99.965,农村供电可靠率99.846;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9.699,农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9.111。
4、路灯建设:目前,公司受市政府委托管辖城区(宜城、环科园)及丁蜀、张渚、周铁、和桥、官林、徐舍六个中心镇的道路灯及开放式小区路灯,路灯总量12079只,总功率2784千瓦。2006年,全市路灯建设(含基建及改造)2010基,杆线总长81.51km,投入资金3658万元(其中建设1895万元,改造513万元,运行维护1250万元)。
5、主要荣誉: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国电公司县级一流供电企业考核标准,2002年4月顺利通过国电公司的考核,成为**省首批国电公司县级一流供电企业。多年来,公司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园林化单位、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诸多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文明行业、**市文明行业。
二、近年来主要情况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电力事业也实现了高速发展。公司在上级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当好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充分发挥电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确保了电力的有序有效供应,有力地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司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始终把“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营造了安全、和谐的供用电环境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网络和规章制度,深入开展反违章、安全性评价、技术监督、春秋季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月等,克服外力破坏、自然灾害等对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动态管理,有效提升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公司的安全生产不断向可控、在控目标迈进,实现了本企业人员电力生产死亡事故零目标,**电网没有发生系统解列、大面积停电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截止今天,公司连续安全生产天数达到了2182天,创下了历史最好记录。
一是以人为本,安全责任有效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为确保完成公司安全目标任务,每年年初,公司各层各级均签订


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细化目标任务,明确保证措施,分级落实责任,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递,目标逐级分解,措施逐级控制。公司制订并实施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将安全业绩与经济利益挂钩。每年组织对《安规》知识进行培训和考试,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水平。加强对安全的监督,各施工现场、节假日现场都有督察人员进行安全督查,确保了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创新举措,安全理念不断提升。公司安全围绕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主线,深入开展了“我要安全,告别违章”全员安全承诺、“安全生产月”、“安全周”、创建“放心变电所、放心线路通道、无违章班组、无障碍单位”等活动,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针对近年来电网外力破坏的高发势头,公司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按照“三个机制、二个挂钩、一个追究”的思路,全力推进电力设施保护属地化管理,突出群防群治、内外联动并取得了较大成效。近年来,公司配合公安部门侦破重大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10余起,外力破坏发案率逐年下降比率超过30,得到了**及**市地方政法部门的充分肯定。公司多次被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环境。
(二)始终围绕科学规划电网和建设地方强网的目标,构建了科学、坚强的电网网架结构
公司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坚持从战略上超前谋划,高度重视电网规划与建设,坚定地将公司发展融入国家电网公司全局,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企业发展的根本,超前性思维,超常规,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谋划电网建设,特别是从战略高度主动谋划输电通道、网架规划,主动将电网规划与城市及交通规划相衔接,构建了科学、坚强的**电网。
一是电网网架不断完善。近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地区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由2000年的33.9万千瓦猛增到2006年的95.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由2000年底的19.05亿千瓦时增加到2006年底的58.31亿千瓦时。在电力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电网的规划方案、建设速度以及投资力度基本适应了需求快速增长和电源送出的需要。“十五”期间,**电网总投资达到14.1亿元,全市新增500kV变电所1座、220kV变电所4座、110kV变电所12座,已建成了基本适应**市经济发展的城市电网。“十一五”时期,公司计划电网总投资18亿元,新建220kV变电所3座、新建110kV变电所18座,特别是伴随着2010年500KV**东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届时**电网将形成以2座500kV、10座220kV、42座110kV变电所为主供电源的较强电网,35kV及以上供电线路可增至153条/1552千米。逐步完善的电网结构,为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电网规划科学合理。公司结合**总体发展规划,认真开展电力市场的调查、分析,密切关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点和热点,重点做好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增长较快地区、中心镇的电力需求预测分析,通过负荷预测、供需形势的分析,编制完成了《**地区电网“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农村配网改造技术原则》,上报了07年、08年110kV以上输变电项目并通过了国土厅审批,变电所所址和线路通道通过了市规划部门组织的预审,为电网规划与地方规划的有机衔接奠定了基础。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上,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去年,为满足新建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司积极与省公司联系沟通,争取到了2008年工程项目110kV竹舍输变电工程提前列入年度工程计划,目前已竣工投运;今年,针对官林、徐舍地区的用电需求,公司积极向省公司争取提前建设项目,将官林电缆城110KV凌霞变、徐舍开发区110KV临津变工程纳入了07年提前建设项目,并力争年内竣工投运。
(三)始终坚持“四个服务”宗旨和“国家电网”品牌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公司以服务**“两个率先”为己任,充分发挥电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有所作为谋发展,积极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供用电环境。
一是迎峰度夏成绩显著。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关于迎峰度夏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切实将迎峰度夏作为公司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抓紧、抓实、抓好。“十五”期间,全市缺电情况较为严重,公司依靠政府,加快电网建设,大力加强需求侧管理,科学灵活调度,确保了电力有序有效供应,没有出现限电、拉电现象,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在强台风“麦莎”、“泰利”影响我市期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奋力拼搏,连续奋战,取得了抗台抢险的全面胜利。公司迎峰度夏及有序用电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称号”。
二是市政工程扎实推进。公司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紧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步伐,全力支持政府实事工程、重点工程建设。为了适应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市政建设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市政建设电力配套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做到一口对外、职责明确。近年来,公司积极配合市建设、交通等相关政府部门,参与了市五大重点交通工程、锡溧漕河改造、芜申运河拓宽改造、104国道拓宽改道、城东新城路网建设等重大市政工程的实施和道路路灯建设工程。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避免电力瓶颈制约,协调开展了官林电缆城、徐舍工业集中区、太华工业集中区建设的供电方案以及部分园区、企业建设的杆线迁移改造工程,保障了园区企业的开工建设和如期投产。公司还圆满完成了全市各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保电任务,以真诚服务、规范服务、亲情服务共塑了“国家电网”品牌,受到了上级公司、地方政府的好评。
三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重心,认真贯彻国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努力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服务、农电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2006年,公司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800万,实施工程项目442个。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标准村、镇、县”建设,有5个村通过了上级公司组织的验收考核;快速推进农村低压接户线改造,全面完成了3629万元的改造工程,改造低压分支线674527米,改造用户54611户,共674个台片,有效解决了农村电网存在的电压质量低、供电不稳定等问题,农网供电能力明显提高;深入开展以整顿队伍、整顿管理、整顿,内评管理、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供电所“三整两评”活动,全面推进农村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着力提高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等实绩指标,提高客户满意度,农电管理水平和行风建设得到加强。
四是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公司确立了“企业围绕市场转,员工围绕客户转”的营销服务定位,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以“三个十条”为手段,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社会看电力”、“真诚服务在电力”、“和谐节约、电力先行”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积极推进规范化服务窗口建设,以95598客户服务为中心,着力提高窗口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及时处理好各种用电故障报修,不断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启用了新的客服中心、计量中心和负控中心,制定了供电服务“十项禁令”和“十条措施”,积极推行亲情服务“本土化”,实践了把真诚献给社会,把方便带给客户,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服务追求。
(四)始终围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素质,为推动公司各项的进步提供了动力支持和坚强保障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从狠抓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提高企业管控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各项更好地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坚持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断深化机制创新,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去年,公司从部室管理岗位到生产、营销、农电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机构调整,优化了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完善了流程。积极探索营配分开管理模式,理清了配网管理与供电所的管理、责任界限,提高了配网管理水平。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对全市62座变电所实行“集中监控、分区操

[1][2][3][4]下一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