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在繁忙和有序中2019-2019年度悄然而过。回顾加入卫德彬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以来,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动力和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快乐成长。这一年我虽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荣誉,但工作室导师及同事们的好学上进、乐于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一份辛苦、成长格式一种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不足,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话名师 引领发展
名师工作室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领导的关心和名师团队的指导下,我于2019年7月初参加了合肥市第二届骨干教师的培训,聆听了省内外一些教育专家的讲座,深刻领会有效评课方法以及撰写数学论文的技巧,使我在理论水平上有所提升。一年来在卫德彬校长的指导下,在卫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感召下,刘钰、万志华等教师娴熟的课堂技能,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时时激励着我。还有其他老师的工作能力和创新力在驱使着我,使我不能停下脚步,并让我在这个环境和氛围内不由自主的成长。市教研室王道宇老师站在一定高度的点拨使我们更快成长成熟,教法逐步成型,形成个人独有的教学风格。
二、融入团队 分享智慧
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使我扩大了锻炼的机会,同时认识一批有追求、有干劲、有智慧的伙伴。一月一度的例会,打架畅所欲言,都十分愉快的交流各自的工作收获,分享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集打架的智慧,每个成员都吸收,同时网络的交流成为便捷的渠道,一条信息便带来一个教学的灵感,一个问候,温暖着每一个成员的心。年轻教师的生机活力,解正兵等老师的深厚教学功底和细腻的温情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三、恪尽职守 提高能力
成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深知既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责任。把自己的岗位职责履行好是根本。否则,引领、示范、辐射就无从谈起。一年来我本人无论是在班级与学生在一块还是在教科所、教研室活动我都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我积极参加市级课题的学习研究,论文《基于高效课堂的数学教具应用技巧》一文荣获2019年合肥市优秀论文二等奖;在2019年被评为肥西县优秀教师。同时,积极参与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指导廖俊超老师并与其共同在《中小学数学》上发表论文一篇。两次在肥西县进行全县公开课活动,一年来参与校内外听课、评课30次之多,极大丰富了我的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技能。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上不遗余力。我从理论上、备课上到课堂教学及备课反思都亲自细致指导。在班级管理上,我所带的班级一直名列全县之首,深受社会好评,所带九一班在2019年荣获肥西县优秀先集体。
四、刻苦钻研 收获成果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学生为首、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刻苦钻研,坚持继续教育学习,并于2019年参加合肥市心理健康远程培训。我还挤出时间阅读《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中小学数学》、《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等大量书籍杂志,从中汲取营养,并坚持撰写数学论文,《一次函数的难点分析与教法改进》发表在2019年《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1期,承担的市级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中的实践研究》于2019年1月顺利结题。在2019年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大赛中荣获肥西县数学学科三等奖。
总之,一学期虽然过去,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数学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自己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并带动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