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可谓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学生的思想特别活跃,叛逆性特别强烈,优等生与学困生的两级分化也较为显著,加之语文这门学科既要夯实课本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课外的阅读与拓展,着眼于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知识比较庞杂零碎。因此,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面临着更多的困惑与挑战。本学期中,我们备课组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出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点微薄的成绩,为能继往开来,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对本备课组相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抓实课堂,努力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
我们很为钦慕大道至简的大家名师的课堂。45分钟的精彩演绎,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有时你会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看似是教师的随便聊天,但实为教师引领学生探奇览胜的一段生活。课堂上常常是悬念频生,高潮迭起。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
课堂教学是展示一个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阵地。其主角便是教师与学生,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平时的教学中深有感触: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将唯师唯教的课堂转变为唯生唯学的课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如何启发、调动学生。转变观念,摆正关系,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我们努力践行启、读、品、悟、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决摒弃教师激情四溢的满堂讲、学生昏昏欲睡的满堂听的课堂。每节课都为搭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绝不以教师的讲包办学生的学。每节课的课堂检测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检测不拘形式,可以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小结整理,也可以安排一些听写的内容或拓展阅读等。总之,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存有不少遗憾之处,如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这项工作就不尽如人意,虎头蛇尾。开始是热情高涨,踌躇满志,制定计划,理出思路,也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即渐渐松懈,稀稀落落,直至现在的复习阶段,则完全丢弃了这一环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完善这一环节,力争常态化。
二、抓实检测,精细分析,以求教学的针对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同时也不忽视对学生的学业情况的检测工作。我们备课组成员通力合作,齐心协力,从其题型及知识点的考查方面作出科学统筹的安排考虑,认真编写试题,细心批阅,精心分析。如期中考试即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中学情调研分析(一)
班级
项目
八(1)
八(2)
八(3)
八(4)
八(5)
90分以上
11人
4人
2人
2人
7人
8089
18人
11人
10人
10人
19人
72分以下
13人
68二人
69二人
71二人
72一人
73三人
27人
68三人
69四人
71一人
72一人
21人
68二人
70二人
71一人
72一人
73三人
74一人
27人
69二人
70二人
72二人
73一人
74二人
10人
70一人
73二人
最高分
96
95
96
92
98
最低分
41
34
43
29
46
及格率
75.8%
48.1%
58%
48.1%
79.4%
平均分
78.46
70.06
71.57
67.71
76.93
1、网上阅卷,取得优分较为困难,那么成绩提升的突破口应放在追求及格率和平均分这两方面。通过分析明确各班的目标生,平时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目标生要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2、通过分析明确各类学生每题的得分率,从而使得试卷讲评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课内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第13小题,其得分率即很低,只有48.91%,这就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其写作手法还不理解,在评讲是必须找准知识的突破口,予以必要的同类题的训练巩固。
三、 抓实课外阅读,课内外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目前双语阅读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有指定的必读书目,学期期中期末的学情调研的120分的试题,课外阅读就占了20分。另外,语文的学习,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离不开课外的阅读,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为此,我们备课组做了一下的工作:
一、学期初,每个学生都必须配有相应的必读书和精美得体的读书笔记。
二、每周都安排适量的阅读内容,并要求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
三、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即时节日的主题阅读。如父亲节时读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我的父亲》、杨绛的《回忆我的父亲》;六一儿童节时读林语堂的《童年》、冰心的《我的童年》、沈从文的《我的童年》等。
四、布置语文成绩优秀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卡片,并择优在班上进行推荐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实践表明,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推动下,学生不仅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任务,大部分学生还积极主动地购买了诸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一段时间,班上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定会以百倍的信心、十足的干劲求真务实,做好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下一篇:八年级下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