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冬天及赏析
创始人
2025-08-04 01:31:27
0

朱自清散文冬天及赏析

  《冬天》是书怀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原文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 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赏析

  提起冬天,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国茫茫雪野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罩着冷飕飕的寒气,透着冰冷。然而朱自清笔下的冬天,带来的却是一股暖流,一种人间温暖的热流充盈其间。

  散文《冬天》超前地运用了当今摄影艺术手法,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粘合,主次相间补充,形成一组冬天里独有的.不同景观,别有一番韵味。

  第一幅画面:古老的房子,昏暗的“洋灯”,乌黑的锅炉,父子四人围坐在一起就着氤氲的热气吃着白水煮豆腐。热流在老屋里滚动,驱走寒潮,给这地冻天寒的夜晚带来了如春的暖意。温馨中父子之间尽情品味难得的天伦之乐。这幅画面看似平实,物都是见惯的,无奇可言,但将乌黑的铝锅,雪白的豆腐,桔黄的灯光这些细物叠印放大,就会突发成空间上的视觉形象的拓展,暗示出昔日生活的时空,这便是一种摄影艺术的再现。亲子们眼巴巴望着“鱼眼睛”似的豆腐块,嫩嫩的、滑滑的从父亲的筷子下掉进自己的酱油碟里,好贪吃好可爱的形象。谁人不曾有过这等往事?围着炉火一家人吃着煮山药煮红薯,听凭呼啸的北风吹打着窗棂。此刻的回忆竟变得那么清晰,顿时勾起一份诗化的温柔。父子情,父子爱被这幅放大的特写无限扩展延伸,构成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如今白水煮豆腐不多见了,电火锅涮羊肉涮海鲜倒成为家家冬天的一大景观。旧时与现况在想象的世界里幻化为一体,这就是画面摇动下的魅力。

  第三幅画面叠印出另一番情韵:静静的冬夜,“我”和友人泛舟西湖,头上一弯明月,远处一抹湖山,山下一星灯火,身边一阵桨声。我们无言相视,荡着飘着,似醒非醒,似梦非梦。与第一幅画面比,这里少了黑白反差,少了动的知觉,少了喧闹的音色,强化渲染了清幽宁静,映衬出友情的悠远流长。平和冲淡才是一种永恒。这是一幅无声的画面,却胜似有声的世界,在艺术创意上作者玩味出一种佳境。

  第二幅画面推出一个空寂的山城峡谷——台州。画面跳出了喧嚣的尘缘,进入松风鸟影的情境。在作者笔端摇曳出一组新的视觉形象,‘白天不见人’,“夜晚点火把”的长街,好似“老在过冬天”,临街的“大方窗”时时闪现出母子三人的微笑迎着“我”归来。这组画面取像上采取了对比的技法,外空内实。外在景观是“天地空空”,一片寂寥,而内心世界既隐含着作者难以言表的孤寞又流露出对妻子的无限满足和怀念,对比中幻化出母子微笑的特写镜头定格在整幅画面上,醒目清晰,难以忘怀。

  《冬天》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将长焦、广角、短镜头揉在一起对准一幅幅不同的冬景,推出、摇近、定格、幻化,使画面中的景色与人物深浅有致,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虚实掩映,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意境和氛围,展现了人间亲情、友情、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是文与画合一的佳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美散文《我的小南瓜》 优美散文《我的小南瓜》  在肥沃松软的泥土里,我日盼夜盼的南瓜籽,终于破土而出了:先是拱起嫩嫩的身子...
默默地守护你优美散文 默默地守护你优美散文  从幼儿园就开始喜欢她,喜欢了5,6年了。我一直在想,她就是我生命中的公主,可...
谈笔墨纸砚的天人合一散文 谈笔墨纸砚的天人合一散文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文化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对此文房四...
散文赏析:女人四十 散文赏析:女人四十  常言道: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形容男人到了四十岁正当壮年,风华正茂,...
红螺山上的那座寺散文 红螺山上的那座寺散文  立秋次日,我与家人前往怀柔,游览红螺寺。  据说红螺寺是京华名寺,可恕我孤陋...
孔门十哲谱散文 孔门十哲谱散文  必须看到,孔子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人讲究...
我是一个简单的女性现代散文 我是一个简单的女性现代散文  我是一个简单的女性,简单到不修边幅,简单到不穿名牌,简单到步行上下班。...
漂泊的心经典散文 漂泊的心经典散文  《Life For Rent》 是我最近很愛聽的歌曲,《漂泊的心》是啊我們都有一...
优秀散文:青涩的爱 优秀散文:青涩的爱  偶尔,想起一桩往事。  1976年冬天,是我们高中毕业的日子,也是临近春节的日...
花生经典散文 花生经典散文  一  又到一年立秋时,一场突然的降温让热烈的天气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燥热的空气中开始...
做个好梦散文 做个好梦散文  上次我在朋友圈说我晚上睡觉时不怎么做梦了,招来许多朋友的热议,替我想了许多个能做梦的...
席慕容散文《独白》 席慕容散文《独白》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
席慕容散文《床边的故事》 席慕容散文《床边的故事》  大概所有的中国人都听过《虎姑婆》和《傻女婿》的故事吧。通常都是小时候躲在...
待客之道散文 待客之道散文  有一年,我有机会体验了南边的生活。  与人闲谈得知,仅待客之道,南北也有别了。原来应...
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散文 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散文  那是一次高考模拟测试,我照例充任主考官,坐在一张课桌前,百无聊赖地低头看桌...
坦然走过乞丐散文 坦然走过乞丐散文  走在大街上,我们被一个乞丐拦住了去路。我稍稍躲开了他伸过来的搪瓷缸,可是,他仍然...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散文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
梨花的散文 关于梨花的散文  导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散文梨花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六年前开始,我...
给女儿取名字散文 给女儿取名字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
一个人与陌生的城市散文 一个人与陌生的城市散文  夜晚,华灯初上,一个人漫步在陌生城市的街道上。有种流离的感觉,一个全新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