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创始人
2025-08-03 19:02:27
0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通用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王陵怀古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1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岳阳楼。岳阳楼是我肚子里的一条老蛔虫了。我心中的岳阳楼该是巍峨的,起码得有五六层吧。唯有如此,人才能极目洞庭湖,放眼大世界。然而,现实中的岳阳楼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才三层!人微微仰头,就能看尽它的全貌。其实,这样的岳阳楼才是合情理的。它的平凡,正好说明这块土地的贫瘠。而唯其贫瘠,才招致诸多的迁客骚人来这儿吃苦。想当年,还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大环境下,政府才有点资金来修这岳阳楼。这修缮的资金还真是不易!

  这样一寻思,我对岳阳楼就谅解且肃然了。

  拾级而上,随手触摸那古老的栏杆,我就感觉到一些沧桑的味道。那工正的碑刻,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古人的距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本是前不见逝者后不见来者的匆匆过客。倘若古人没有什么遗物,我们彼此间实在无法联系起来。而我们的世界将是何等的狭小?我们的心境将是何等的寂寥?我们的聪慧的先人们,发明了诸多“在此一活”的方法,或留墨于纸张,或造楼于水滨,或凿河于平原,或架桥于山间……文本流香,飞跃着他们的思想;实物革新,展示着他们的智慧。

  岳阳楼算是滕子京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遗物,算是范仲淹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遗笔”。它的珍贵就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就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倘若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岳阳楼的名声能流传多远?倘若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子京和范仲淹又能流传多久?滕子京的聪明在于借人之笔,留己之为;而范仲淹的聪明刚好在于借人之地,留己之名。

  倚窗而望,但见洞庭湖在炎炎烈日之下静静地卧着。没有波澜,没有船只。日光与水光相融,茫茫如雾。极目远眺,不见山峦。

  该是怎样的山呢?该是怎样地衔着?该是怎样的长江呢?该是怎样地吞着?疲惫不堪的洞庭湖上,实在也找不着完美的答案。就听听水的絮语罢。

  都说鱼儿离不开水,真正离不开水的恰是人的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上去是分开说的,实则是一个整体。山和水都是人心的依赖,是仁者智者共同的乳。一个人,读了万卷书不够,还得行万里路,读万卷山,读万卷水。滚滚长江被多少人读过了?浩浩黄河被多少人读过了?八百里洞庭包蕴了多少世间哲理?又被多少人品味过了?谁能将水的丰厚一一领略?既然读不尽,那就长此以往地读吧,那就修一座楼吧,那就常常抽空儿来坐坐吧,来看看吧。如果说洞庭湖是一部深厚的书,那么岳阳楼就是一把沉稳的座椅。

  楼傍水而立,水傍楼而流,楼作中介,是人心走近水的跳板。楼几经破败,几经修缮,今之楼已非昨之楼。湖几经屯田,几经缩小,今之湖已非昨之湖。岁月流逝,人物皆非。多了过客,少了骚人。带走了热闹,而留下了寂寥。

  但是《岳阳楼记》伴着两个人的名字,依然醒在碑上,醒在人的心里,且成不朽。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2

  孟夏雨天过洋河古镇,有友相留。这里不亏是名闻遐迩的酒乡,连吹来的风恰似乎都有阵阵酒香,尤其是出酒的日子,恍惚间心动神摇。古镇上酒厂奇多,一家挨着一家,从进镇到出镇除了酒厂还是酒厂。中午品尝“洋河大曲”,酒后逛千古传说中的酿酒圣地美人泉,传说之一,当年正是虞姬亲自提此泉中水,给军中的师傅们酿酒,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亦或是怀念虞姬,就将此泉称为美人泉了。现今泉池旁立有石碑和虞姬像。东风拂柳,细雨濛濛,望着伫立雨中的石像,以及千百年来水依然那么清澈的美人泉,听着美丽动人而又悲怆的传说,让人仿佛回到那个秦末的午后。一代楚霸王项羽,在饮下了虞姬亲自递过来的一碗酒后,从这里走出家乡,在吴江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去,参加反秦大业。

  据史记载,项羽与他的邻居,也就是沛县乡下一个邮亭的亭长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兵败垓下,虞姬自刎,留下千古名句,“霸王别姬”。传说虞姬貌美心良,与项羽是同乡,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得识虞姬,得此佳人,共谱华章。虞姬常随项羽出征,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在“四面楚歌”声中,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以为楚地尽失,军心涣散,纷纷逃跑。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此举让千古文人感慨不依,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他的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中,将虞姬的形象演绎的出神入化,如此多娇,让无数票友竞折腰。

  项羽败退乌江,有乌江亭长,撑船欲渡项江东。劝说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项王却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并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随后命令“骑兵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后而自刎。想想赫赫英名的一代霸王,最后竟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而自刎。李易安居士有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敬佩的这件事了。

  霸王此举到也壮烈,当得起“人杰”二字,则是代价太大了。可当年,如果项羽少一份刚愎自用,多一分从善如流;少一份优柔寡断,多一分决策果断;少一份君子之仁,多一分心狠手辣;鸿门宴上把汉王刘亭长立即拿下,哪有后来的这些成语,诗词,戏文呢?也许就不是“霸王别姬”而是“沛王别雉”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是这样,项羽也就不叫楚霸王了。也正如此,虞姬与项羽双双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想来使人唏嘘万分,细雨中又多添了份惆怅。

  忽然想起词牌《虞美人》,传说就是因虞姬而得名。一时兴起,“东风吹柳斜丝雨,酒出香街路。虞姬像立古泉池,犹似汲泉为羽酿新醅。无声细雨添惆怅,思绪幽幽长。别姬垓下帝图空,项羽宁亡不肯过江东(虞美人·词林正韵)。” 是的人们总是同情失败者。

  半空中的细雨仍在不停地随风飘来,洒在人们的身上,传来阵阵凉意。回望眼前,美人泉的水依然那么清澈,空气中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酒香,一如传说中那个秦末的午后。但英雄已经不再,美人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一段悲怆的传说,以及让人深思的一段沉甸甸地历史,在风雨中……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3

  有幸到当阳,一股寻踪觅古的兴趣油然而生,颇想见识一下古麦城的风貌。

  麦城,位于湖北省当阳县境内,地处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是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的“结合部”,又在楚国郢都纪南城(今枝江市)近郊,是东周时楚国重要的城邑,据传麦城为楚昭王所筑。

  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周敬王五十四年(公元506年),楚国大将伍子胥逃亡吴国后,为报楚平王杀父之仇,率吴军长驱直入,兵逼楚都,筑驴、磨二城,以攻打麦城,又引沮、漳水灌纪南城,郢都遂破,楚昭王被迫外逃。当地有流传至今的“东驴西磨,麦城自破”之说。

  麦城闻名于世则多因东汉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败走麦城。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关羽失手荆州,率部五百余骑,退保麦城。苦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只好留下周仓、王浦守麦城,自于义子关平、都督赵累率三百余骑夜突重围,至临沮决石被吴兵所擒遇害。吴兵将关羽父子首级提至麦城招降,王视之便自刎而死,周仓大喊一声,口吐鲜血堕落而亡。麦城遂归东吴。

  麦城,古楚国曾一度因它而破,关羽也因它而亡,它果真是一个不吉利的地名?!而今,那沮、漳二水,犹如两条晶莹的素绢,闪着粼粼波光;岸畔、芦苇、垂柳迎风摇曳;堤边,花香扑鼻,一路清新绮丽的风光令人陶醉。此时,东汉著名文学家王粲登麦城写下的《登楼赋》中的字句回想脑海:“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其意是说麦城背依峰峦叠翠的秀丽群山,面临广袤富饶的江汉平原,这是多么好的地方,实是少有和它相匹配的宏伟景观。

  虽说昔日因历史上两次有名的故事给麦城罩上“霉气”色彩,但早已经被新中国的'盛世太平一扫而光。新开辟的旅游景点,正在焕发着它的青春活力!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4

  落叶知秋,秋,就承载于一叶之脊么?极尽长空,却怎没有一片枯叶黄过双眸?西风萧杀,秋,就栖身在那一缕清寒里么?风过层林,目会神领的却怎是那簌簌蜜语?

  翻阅古今线本,秋,仿佛总与惆怅结缘,与伤感同步。红叶、荒林、萋草,总该有些萧条,有些衰败,有些冷瑟吧?可是,当我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岭,淌过一弯又一弯沟寨,唯有无边的绿!

  苍绿的柏树,庄重在道旁路边,笔挺的身躯直擎云天;墨绿的松林,卷过阵阵浪涛,聆听一段天籁畅响。该是迎接经冬的小草,竟也甸甸着一份浓浓的绿意。我想,玉米、花生回仓,那些刚驻留过的土地,总该有些荒秃吧?没料到红薯藤呼啸的绿早已蔓延过赤裸的土地的肌肤,冬豆更是蓬勃着意气!思绪浸染,我一任心绪跌落在这一派诗意里!

  秋天在哪里?走过江畔,阅尽乡野,叩问来往的路,你是否通往的就是秋?

  不经意中,来一缕风了,淡定了你一夏的浮躁;来一层雨了,平和了你一季的烦绪。蓦然明白,蜀国的秋,本是那贤婉的女子啊,来得缓,来得清淡,来得温婉。将萧瑟走成柔和,将枯瘦浸润圆熟,这正是她的质韵!爱上这份平静,明澈如镜,倒映着回眸里曾经的狂热,连同退隐在夏季的澎湃。舒缓,更是深情;静流,更是幽远。丰收着,饱满而圆熟;高贵着,雍容而端庄!踏着清婉的步子,悄然而来,在垂柳的飞扬里,在蟋蟀的告别声里,在满地黄花的繁盛里,都妖娆着她风韵的倩影。蜀国的秋啊,着实是一段迷幻的梦!

  阳光,该是你不可或缺的意象。退去夏日的灼热与骄悍,辞别朝霞晚霞的陪伴,温暖如爱人的目光,包裹着一生的誓言。这是经过雷电霹雳后的坚定,是经过狂风搓揉后的融合!如散光般笼在天宇,柔柔的暖过背心,暖过笑脸。在一片柔白中,几乎看不到你的光源,只会在那一片片叶上滑落的温暖前,驻足惊叹:即来的,便会是冬寒么?

  蜀国之秋啊,许是你心藏有春,许是你心贮有爱,才会谱写这样带有温度的诗章?!

  菊,当是你最美的佩饰,那东篱下长满的诗句,年年鲜活在你的秀枝。桂花,更是幽香成你的气质。抬眸低眉处,无不是那点点莹白,无不是那簇簇热闹!尤是那串串暗香,袅袅而来,沁人心脾,最是一杯醉人的酒!而那多情的雨啊,更是常常而至,舐花如人,迷恋在这一秋里。褪去萧寒,细润如春,一段呵护,竟模糊了四季的脚步!

  蜀国的秋啊,不仅是收藏,不仅是圆熟;也是播种,也是温情,也是希望!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5

  汉末桓灵无道,宦官专权,政昏事暗,民不聊生。巨鹿张角遂召民而举义,黄巾蜂起,以至诸侯逐鹿中原,尽智而争地,斗勇而功城,始成鼎足之势。

  玄德公发迹以布衣之身,招募于黄巾之乱,战功赫赫,贤德远播。后三顾孔明于茅庐,如鱼得水,文有经天纬地之士,武有安邦定国之臣,挫曹操,败东吴,取西川,业于巴蜀,民心悦服。孰料荆州之失,云长屈殁,蜀主怒万丈之焰于东吴。破盟弃约,挥师南下,被火连营,托孤于白帝。呜呼!帝身而心仁,福世而命薄,实堪悲也。然逞一时之怒而绝保国之计,重金兰之谊而忘兴汉之志,实甚堪悲也。玄德既逝,诸葛承命,一心谋匡汉之策,独肩挑万担之任,夙兴夜寐,忧政寡食。一朝病卧,仙丹无济,膏肓入中年之躯,绝命于多事之秋。伯越纵负才名,然一少年孺子焉得力挽狂澜于举国存亡之际,目不忍睹素旗之徐摇,耳不欲闻女幼之凄泣,弃生以殉国,传名于后世,果不输豪杰之气也。或遂曰:此其非天亡蜀乎?呜呼!由是而观之,蜀非为天亡,实为情灭。兄弟之情,君臣之谊,魂凌九霄不忍弃,魄归冥府犹忱忱。虽然,情万丈而失长策,义千尺而轻贵体,五虎早丧,忠义恨亡。然则后主无德,纵奸宦之劣迹,阿斗终卧,毁蜀山之长城,此于理之所必然也。

  夫鼎失一足,岂得久稳?蜀汉既丧,吴行影单。孤立无援之际,不思众志成城以保河山,反勾心斗角而逐名利。已已哉!昨日玉树已成梦,今朝寻柳柳飞烟,赤壁江上空降浩烈之天火,吴都城下不闻周郎之仙曲。无相扶持,独枝已朽,触之即折,夫复何惜?

  呜呼!为事者无使为情义所昏智,为名利所乱行。古人不鉴之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6

  春时,你总是醉于桃开,一阵又一阵飘飘落落的粉瓣蘸着浣花溪的水意,拈着胭脂般的花汁,为你邀来又一场春日依在的欢喜。于是,你安然的觅得一处乡野,舀一顷井水,浸乐山胭脂魂之木,精制一帧帧小笺,点点水洇如初桃,粉红的颜色恰是缱绻你的心妆。笺间漫着春晨还未有阳光窥得的微润,偶有几道像桃枝的条纹点染,活泼浪漫的气息如亲临一场盛大的桃开。那一点点缀在笺间似羞的深粉,固执的举着点红,倏忽的偶现妆了思念积攒的胭脂颜,在你不经意时已拌了清清疏疏的墨字,和着笺色,潜行着你的愿,于案几间悄悄拂进袖底。而后,寻一个只可两人并肩的方寸,慢慢用墨字来填一方桃笺如粉色的心语,将你曾经的目光与笑容相牵着,在那深红小笺上填写谁是谁的沧海水,谁是谁的巫山云。这一世虽无爱你之人着红衫陪你行过半亩花田,粉卷亦盈了满满的贪看。

  朱衣待嫁你常着一身衣,在浣花溪畔徘徊,也许,这样,你便可以向往红烛高照的喜堂,既使红裳无龙凤镶绣,却不生绝望。那时候,你一直以一身红装换取一世牵手的祈念。而那一朵缘起的花,却依然杳如风迹,让你在锦年华月里等待了许久。曾经以为今生你再也等不来你要等的人,不曾想如斯年之后,他还是披了千山万水的苍衣,带着最眩目的微笑走向你,只是,你忽略了锦年如逝水已过,纵心内再莲子清清,那莲,已成枯蓬。世间总有猝不及防的分离,那一场漫天漫地的花事,转眼青淡如你袖底下和一首离歌的留墨。站在彼岸,你看着他撑蒿而去时,那一身红装,静静地潜入尘河,慢慢地退成一抹清淡。在他渐行渐疏的墨字里,你终于明白那一刻的懂得,但不是永恒。从此,你以昂然姿态不计如何浊酒相送,不思如何遍地当归。这一世的情路,亦止于他离去之后。你依然是一身红装在浣花溪畔,在望江楼边翩若惊魂地穿行其间,用不让须眉的诗句与才情,装点着男人春色阑珊的梦境。只是,你一身艳红如嫁娘般的裙衫,袖底襟边处始终是一枝独秀。一日,他有锦字寄来,你以旧作相赠,深红浅白,早已随意。

  锦字不寄不曾相遇时,粉笺绘满墨字无数,沿着尘间万样风景的足迹,一点点将遇时种种情景勾勒,期待的字如忍冬对对,化丹青墨笺章章,因怕花开不能同赏,花落不能同悲,故藏那锦章于袖,不敢宣张。遇他时,心间锦字化笔、墨、纸、砚列于案上,墨池狼毫间亦招招如旌展,粉卷亦铺展成人间四月的陌上,桃红李白沿途缓缓而开。短暂的相遇如萍水而逢,相伴的路在转角处嘎然而止。明明思念的锦字随雁阵同行,声声飞过江南塞北,却又不会锦书频寄,已然是溪前溪后翘首暗盼,却还是倔强地说,菖蒲花未发可缓缓,不念不急。只是,长巷深堂里,那墨香日日不散,薰在粉笺上,成行行墨字如雁行。他说,别后相思隔云水,不过你懂,相隔的又何止是云水,纵再多锦字,而今已然无处可寄。今生,唯有将相念的墨字点点欺于心上,而后让它慢慢地清淡于素。想必他也会懂得,余生的日子里,已不必翻看从前两两相恋的锦卷了,曾经有一刻的懂得就好,那方花田里,你和他的过往,都兀自成赋,寄与不寄都彼此最接边的那一刻早已暖成锦字如煦。知你今生,不再写字字如锦,却在粉笺墨色里依然能够体味到你如锦的期慕。

  琴瑟无端绝世独曲,只为他弹奏一次。之后,你便将琴搁在室间案上,从此不弹。学会忘记左手按弦,右手拨弹时的音色绕梁。学会忘记那时月下一曲,勾起天上人间千年三世的浮想。只是,但夜静如水时,拂无音的琴身,手间仿佛还度着他似近还远的气息,那琴身红如朱槿,润如锦缎,低首贴近,似抵上曾经两两相对时的目光,脉脉的展在弦前,啜满着那时的温情,笑看。回还处,琴弦带着与他相关的记忆,绾系满满的缱绻流欢。此时一些零散的锦时,已聚拢不出一段承诺。别离后,你慢慢学会忘记,学会了超然,用七弦,调成你与他这一世的陌路廊桥。尘世情最为误人,原本千里之外的两个人,本无锦书可寄,亦无琴瑟无弹,恰好的遇见,你寥寥的心间都被他的姗姗步履绘满良愿。于是,浣花畔地的安栖,成了你与他借住的红尘。而今,华尘里,你以空阶的姿态,任风吹雨滴,至夜临至天明,不诉闲愁,不调七弦。那些旧时的殷勤已是尘远声销,留不住前言,更难拼再续。琴瑟无端丝丝缠连如线,将漫漫目光聚敛,看这尘间是否总是这般轻负。且把琴台铺粉笺,良笔浅蘸墨字檀烟,朝云暮雨里,着一身道衣胜雪。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7

  打开车门,一股热流,仿佛自腋下压缩许久气体,扑之于脸,把我们这些刚从孟屯河谷清凉之游而至客旅,在尚未回过神的凉爽之间,以身体猛然去接受炎热的炙烤,为跨入的古蜀祟州,多多少少,空气里飘满了酒城特有的酒味馨香,沁心入骨。

  一个略显腼腆瘦高个儿英俊小伙,精神干练地接待着我们一行34人新都团队,自序为云南白族小伙宝庆科,金盆地酒业公司业务员。他的热情奔放,干劲十足,温和坦诚,一下嬴得我们好感,尤其总是以带有磁性嗓音,边说边唱地引领我们进入金盆地厂区,去开始了酿酒文化的熏陶之旅。

  一夜无话,睡眠酣甜。次日清晨7时,在感受着崇州树木葱茏,以及昨夜雨泻大地换来的清新空气,明显地变得湿润又清凉,甚而还夹杂着泥土与树木的芳香味儿,地摊一片连缀一片,吆喝着慢条斯里的不扰民声音,颇有“小巷闻叫卖,清脆悦耳鸣”,市民们缓缓而踱,轻松而行……一切都显得和谐谦让,悠闲自得。可以说,这样的巴蜀恬适怡然、逍遥自在生活场景,在这里,崇州人当是诠释了个晶莹剔透,无可去挑剔与辩驳真伪。

  宝庆科依然如昨日一般,全程热情地引导和陪伴着我们。一路穿街过巷,歌声嘹亮,在崇州花园般簇拥鳞次栉比建筑丛林,徐徐来到了占地500多亩的金盆地酿酒车间,在爽朗豁达况非美女清脆话语感染下,我们边听边看地亲眼目睹了粮食如何从一粒粒饱满,珠圆玉润地入之窖池,通过机械设备的发酵、蒸馏、罐窖等诸多环节,在高大的一爿又一爿厂房传输工艺流程运转之下,变成甘醇可口美酒喷香,“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让南宋陆放翁及后代传承人们,一代接续一代,不断将川酒文化底蕴,在崇州大地发扬光大,缔造芳华。

  毋庸置疑,看着这酿酒工厂,永远不朽的陆游(陆放翁)诗人,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想当然地从我的脑海,翻来覆去地放映。知悉他曾在当时的两任古蜀州(今崇州)通判职上,以他的灵心慧敏不凡才华,谦逊平和的心境作风,虚心向当地酒胡子学习酿制技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草药纳入酵曲酿制成酒,独创出既酒香浓郁,又强身健体的传世药香弥漫佳酿,“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让酒肆飘扬的十里长街,“华夏酒神,相传杜康;崇阳酒祖,当为陆游。崇阳药香酒,当为陆游酿……”当之无愧地荣登崇阳酒祖高标宝座。从此陆游一介诗家巨匠,一个难以撼动历史酒祖地位,让仁不让地,使他永远地成为了品酒茗香人们的万千知音,万世彰表的一代师者。

  徐徐而行,渐渐又来到了种酒公园,更是体会到了掩映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一片祥和安宁,静谧舒心,赏心悦目。森林一般植被覆盖的瓷器酒坛,种植琳琅满目,摆放有序,与天、地、树木植被等等,相映成辉,蔚为壮观……构成了巴蜀崇州酒业,在异军突起中国酒业领域种酒之独特地位。目力所过之处,但见阳光照耀,光线漏泻,熠熠闪光的个个瓷之酒坛,仿如排列齐整士兵,矗立万绿万花丛林,闪闪般发光发亮,纳却阳光雨露,吸收宇宙精华,吐蕊玉液琼浆,为人类造福谋利。

  高潮更是来了,特别优秀的金盆地公司执行总裁张静女士,白衣飘袂,发丝细腻,她以飒爽英姿巾帼英雄气魄,声音洪亮,气宇轩昂,不断满怀激情洋溢,充满活力动感演讲,从毛爷爷的谋略,马云的阿里巴巴始创,崇州崇阳烧坊的溯源,金盆地集团创办与发展壮大,企业现阶段扩张拓展……林林总总地侃侃而谈,娓娓而道,让连绵不绝的幽默风趣语言,迎得满座笑意盈盈,欢声笑语充满四楼宽敞会议室,回而荡之,欢呼声、鼓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波高过一波,使近百名新都、郫都客旅,久久地洋溢于AAA级万吨级酿酒小镇及10万吨原酒储藏基地、酒海桑田,川酒新金花之首“四川金盆地集团”氛围,蜀酒媲美,璀璨夺目。

  告别的喇叭声催促,归家心切的思绪涌动,坐立于大巴,热情洋溢的宝庆科小伙,挥手向我们依依惜别,更给一位七十多岁的钟老前辈送来了遗留在宾馆手机,令老人家连连致谢,赞叹不已。可我面对这场景,心情却没有一丝平静,惟有背靠坐椅,脑在转动,一边随着车摇树动,一边脑海翻滚,仍然以眸子和耳鼓,一直在酿酒车间、种酒公园、种酒现场、演讲讲坛等等,过电影般萦思环绕,动笔疾书,直至渐入午休状态,梦中抿香,一路与车一起奔驰,好像迎着陆游仙翁的仙风道骨,上天入地般谐游,品却崇阳美酒,感受大中华无限国光,灿烂般一脸微笑……

上一篇: 絮语散文

下一篇: 云屋抒情散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美散文:你要去哪里 优美散文:你要去哪里  柠檬粉无情地撒在我的心田,酸酸的。那蕴藏的甜味犹如一杯清茗,习风一吹,依然褪...
随笔散文《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随笔散文《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那年夏天,父亲从田间挖回一棵蓝野花。  那棵蓝野花植在瓦罐里,一个...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散文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散文  我们每一个人,在时间岁月里,经历了太多太多,都有着一段不堪入目的往事,有着...
亦真亦幻,如梦如烟散文 亦真亦幻,如梦如烟散文  秋夜,独倚窗前。  院中,庭角的桂花绽放,盈了满室的暗香。室内,我手捧清茶...
一人一城散文 一人一城散文  四月,满天的杨絮。  白杨,是我喜欢的一种树,是对于这座城印象里深刻的记忆。  如果...
精美散文摘抄 精美散文摘抄大全  精美散文摘抄(一)  朱自清《荷塘月色》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
他乡明月抒情散文 他乡明月抒情散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
寂寞人生伤感散文 寂寞人生伤感散文  惶然,一梦,却是不曾修整的布景,涟漪再起,只剩下夕阳未烧烬的云翳,  搁浅在心海...
散文经典读后感 散文经典读后感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
三毛散文《故乡人》 清明散文推荐度:童年趣事散文推荐度:春天优美散文推荐度:抒情散文推荐度:优美写景散文推荐度:相关推荐
山路长篇散文 山路长篇散文  在我心中,山路也就是“道路”。当你静下心来慢慢攀登,这山路里面就有“道”。  山路是...
爱你是我今生的缘散文 爱你是我今生的缘散文  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有一种激情,在心中荡漾。是友谊吗?白...
浅谈散文形散神不散 浅谈散文形散神不散  人浮于世,要处理很多情感,压力渐大,总要有处发泄。这时候,开始对文字感兴趣。想...
拉蚂蚱美文 拉蚂蚱美文(精选51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
红尘陌上抒情散文 红尘陌上抒情散文  如此青春,如此美好,愿红尘作伴,一生牵挂。  ——题记  这是一场青春的祭奠。在...
岁末—聆听散文 岁末—聆听散文  时光如水悄悄的消逝,转眼又是一年岁末,我站在季节的转角。静心聆听——心的声音。  ...
寒月下的声音散文 寒月下的声音散文  你一定听过优美的音乐,也可能聆听过花丛鸟语,听过飞瀑流泉的叮咚之声,但你一定没有...
冰心优美散文欣赏 冰心优美散文欣赏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
怀想北国之雪飘抒情散文 怀想北国之雪飘抒情散文  想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吧!  喜欢银装素裹的世界,但江南似乎...
散文-迷失的爱 有关散文-迷失的爱  记得那是2010年3月的事情,思雨一个很清秀的女孩,皓天一个已婚的男人,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