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写景散文摘抄
创始人
2025-08-03 01:47:01
0

抒情写景散文摘抄

 不少名家也写了很多抒情写景散文,下面为各位摘抄了朱自清和刘钫的刘钫抒情写景散文,欢迎阅览!

  南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象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象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象一根粗的圆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到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买,现摘,现吃,谈着笑着,多热闹的。

  清凉山在一个角落里,似乎人迹不多。扫叶楼的安排与豁蒙楼相仿佛,但窗外的景象不同。这里是滴绿的山环抱着,山下一片滴绿的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若许我再用画来比,这怕象王石谷的手笔了。在豁蒙楼上不容易坐得久,你至少要上台城去看看。在扫叶楼上却不想走;窗外的光景好象满为这座楼而设,一上楼便什么都有了。夏天去确有一股“清凉”味。这里与豁蒙楼全有素面吃,又可口,又贱。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罢;但脸子画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的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

  秦淮河我已另有记。但那文里所说的情形,现在已大变了。从前读《桃花扇》、《板桥杂记》一类书,颇有沧桑之感;现在想到自己十多年前身历的情形,怕也会有沧桑之感了。前年看见夫子庙前旧日的画舫,那样狼狈的样子,又在老万全酒栈看秦淮河水,差不多全黑了,加上巴掌大,透不出气的所谓秦淮小公园,简直有些厌恶,再别提做什么梦了。贡院原也在秦淮河上,现在早拆得只剩一点儿了。民国五年父亲带我去看过,已经荒凉不堪,号舍里草都长满了。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他说考生入场时,都有送场的,人很多,门口闹嚷嚷的。天不亮就点名,搜夹带。大家都归号。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扛着在各号里走。所谓“号”,就是一条狭长的胡同,两旁排列着号舍,口儿上写着什么天字号,地字号等等的。每一号舍之大,恰好容一个人坐着;从前人说是象轿子,真不错。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轿子里;坐的伏的各有一块硬板,如是而已。官号稍好一些,是给达富贵人的子弟预备的,但得补褂朝珠地入场,那时是夏秋之交,天还热,也够受的。父亲又说,乡试时场外有兵巡逻,防备通关节。场内也竖起黑幡,叫鬼魂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我听到这里,有点毛骨悚然。现在贡院已变成碎石路;在路上走的人,怕很少想起这些事情的了罢?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呆着,凉风沁人肌骨。这陵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诗云:“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但到了上边,逼窄污秽,毫无可以盘桓之处。燕山十二洞,去过三个。只三台洞层层折折,由幽入明,别有匠心,可是也年久失修了。

  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以象征青天白日,与帝王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假如红墙黄瓦有富贵气,那青琉璃瓦的享堂,青琉璃瓦的碑亭却有名贵气。从陵门上享堂,白石台阶不知多少级,但爬得够累的;然而你远看,决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台阶儿。这是设计的妙处。德国被慈达姆无愁宫前的石阶,也同此妙。享堂进去也不小;可是远处看,简直小得可以,和那白石的飞阶不相称,一点儿压不住,仿佛高个儿戴着小尖帽。近处山角里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粗粗的,矮矮的,正当着一个青青的小山峰,让两边儿的山紧紧抱着,静极,稳极。─—潭墓没去过,听说颇有点丘壑。中央运动场也在中山陵近处,全仿外洋的样子。全国运动会时,也不知有多少照相与描写登在报上;现在是时髦的游泳的地方。

  若要看旧书,可以上江苏省立图书馆去。这在汉西门龙蟠里,也是一个角落里。这原是江南图书馆,以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为底子;词曲的书特别多。此外中央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也颇有不少书。中央大学是个散步的'好地方。宽大,干净,有树木;黄昏时去兜一个或大或小的圈儿,最有意思。后面有个梅庵,是那会写字的清道人的遗迹。这里只是随宜的用树枝搭成的小小的屋子。庵前有一株六朝松,但据说实在是六朝桧;桧阴遮住了小院子,真是不染一尘。

  南京茶馆里干丝很为人所称道。但这些人必没有到过镇江扬州,那儿的干丝比南京细得多,又从来不那么甜。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炉,既香,且酥,又白,大概各茶馆都有。咸板鸭才是南京的名产,要热吃,也是香得好;肉要肥要厚,才有咬嚼。但南京人都说盐水鸭更好,大约取其嫩,其鲜;那是冷吃的,我可不知怎样,老觉得不大得劲儿。


  思念的城市

  刘钫

  我从小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那是一个著名的藏区,藏族文化的三大发源地之一。我所生长的小城,正如那首著名情歌所唱的那样,跑马溜溜的山下,一座溜溜的城哟。

  那是一座极美的小城,座落在跑马山的脚下,宁静而隽秀。两条河,一名雅拉、一名折多,沿不同方向穿过城区,汇于一处,形成人字型。河水由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小城沿着河的两岸,顺着山坡修建。山间长满翠绿的落叶松,四季长青。

  我最喜欢小城夏日的傍晚,太阳还没有下山,阳光温润细致,有琉璃的质感,照在远处的雪山和房屋砖红色的屋顶上,一片明亮的金黄。高原上的天永远都湛蓝无比,甚至有一丝透明。小城的街道不宽,但是整洁、明净。走在街上不会感到一点燥热,因为有风,那种清爽的穿过高原的风。小城因为那首情歌而出名,但它还有一个别致的古地名,叫做打箭炉。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命郭达将军在此处打造弓箭。历史已无从考证,但是当地一座山名叫郭达山。山很高,山顶没有树,只有青灰色冰冷的岩石和一根巨大的木杆,从山下遥望犹如一枚直插云宵的羽箭。

  小城有水,于是就有桥。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桥。小小一座城就有七、八座桥。其中一座名叫公主桥。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就从此桥经过。小城的居民主要由汉藏两族组成,民风淳朴而粗犷。这里是联系藏汉文化经济的重要地区。如同藏族被汉化一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有许多藏族特色。酥油茶就是我们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我从小喝酥油茶长大,以至后来读大学父母还担心我不能习惯。也许我可以算是一个地道的康巴人吧。

  其实我的父亲是万县人,母亲祖籍彭州。父母大学毕业支边分配在一个距离西藏最近的县。那里就是传说中与格萨尔王作战的魔岭国的地界。后来他们因工作调动来到小城。于是才有我在这里出生、长大。然后到外地求学,大学毕业后分到内地的一个三线企业。父母退休后,在内地买房居住。故乡是离我越来越远。而我也渐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只有在梦中才有掠过高原的风、蔚蓝的天空、悠远的颂经声,还有酥油的飘香。

  每一次疲惫而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座小城。思念会如潮水般涌起。如同优美的旋律在耳边飘响,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黄昏,为何我总对你一往情深,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感觉着你那遥远的忧伤,你的忧伤象我的思念那样悠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静处散文 静处散文  竹遇疏梅已近春,东风一夜散香匀。林青甫染望飞雪,又畏相逢落叶频。  ——题记  现实中无...
禅意抒情散文 禅意抒情散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散文 有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散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
芬芳过往岁月静好的心情散文 芬芳过往岁月静好的心情散文  清晨,打开一扇窗,那暖暖的阳光,熙熙的春风,迎面扑来。那空气的清新,花...
五年级的散文 五年级的散文  散文是一种非常难把握的文体,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散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
风起云落的散文 风起云落的散文范文  20XX年走失在时光里。我伤口溃烂,心生恐慌。我的秽难。渴望寻觅一个永远的安生...
我愿化身石桥爱情散文 我愿化身石桥爱情散文  来世,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打,只愿你从桥上走过……  看过《...
我想要的是什么散文 我想要的是什么散文  我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绘制人生地图,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似乎对自己多了一...
父亲的脚步情感散文 父亲的脚步情感散文  我从没想过父亲的脚步也有慢下来的那一刻,就像从来没有想过他终有一天跟不上我的步...
本色女人散文 本色女人散文  “女人的衣柜里得有一件旗袍,否则枉为女人。”一次和朋友聊天,听了这么一嘴。如果真要这...
滋润万物的凉水井散文 滋润万物的凉水井散文  一条蜿蜒的水泥公路从竹篙镇通往转龙,三公里的路边有一口井,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
散文阅读的方法及答题方法 散文阅读的方法及答题方法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一种常见...
为了爱梦一生情感散文 为了爱梦一生情感散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
初中的散文 关于初中的散文5篇  导语: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
描写知己的散文随笔 描写知己的散文随笔  知己去北京与同修相聚,听说我的家人近日身体欠安,便拍了一张照片予以问候。我并不...
巴金写景散文《海上观日出》 巴金写景散文《海上观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
琦君散文《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散文《粽子里的乡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跟着小编来...
琵琶有相散文 琵琶有相散文  琵琶生得美,像女人的头饰。  这么漂亮的乐器不多。漂亮如美人的乐器,除了琵琶,还有竖...
问海散文 问海散文  早起了半小时,沿海湾公园走路去公司。  台风过后,太阳躲在薄雾愁云间 若隐若现,要出不出...
偷青现代散文 偷青现代散文  流水悠悠,时光匆匆,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独处异乡的我,每每忆起故乡的山山水水,忆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