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苏轼简介及代表作
创始人
2025-07-20 23:16:08
0

北宋文学家苏轼简介及代表作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北宋文学家苏轼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代表作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27]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等

  书法作品

  苏轼部分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30] 《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

  苏轼人物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典故

  道化童蒙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50] 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倍受张道长青睐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51] 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52] 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生可以长寿。

  应考趣闻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14]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脩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拓展:苏轼嗜茶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20里的石潭谢神降雨,作为《浣溪沙》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更有一首《水调歌头》,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词云: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长期的地方官和贬谪生活,使苏拭足迹遍及各地,从蛾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诚如他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和绍兴产的“日铸雪芽”;“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这种似云腴美的“新饼”产自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这谷雨前的“焦坑茶”产自粤赣边的大瘐岭下;还有四川涪州(今彭水)的月兔茶。江西分宁(今修水)的双井茶,湖北兴国(今阳新)的桃花茶,等等。苏轼爱茶至深,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烙新茶》诗里,将茶比作“佳人”。诗云: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油食品)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对烹茶十分精到。“精品厌凡泉”。他认为好茶必须配以好水。熙宁五年在杭州任通判时,有《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苏轼以诗向当时知无锡的焦千之索惠山泉水。另一首《汲江煎茶》有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诗人烹茶的水,还是亲自在钓石边(不是在泥土旁)从深处汲来的,并用活火(有焰方炽的炭火)煮沸的。南宋胡仔赞叹《汲江煎茶》诗说;“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要。”烹茶之劳,诗人又常常亲自操作,不放心托付于僮仆:“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几珠”(《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苏轼对烹茶煮水时的水温掌握十分讲究,不能有些许差池。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他的经验是煮水以初沸时泛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最能发新泉引茶香。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所以煮时须静候水的消息。宋人曾有“候汤最难”之说。

  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苏轼也有讲究。“铜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用铜器铁(铁食品)壶煮水有腥气涩味,石兆(原字左有“石”旁)烧水味最正;喝茶最好用定窑兔毛花瓷(又称“兔毫盏”)。苏轼在宜兴时,还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纪念他,把此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即是苏轼用此壶烹茗独饮时的生动写照。

  苏轼亲自栽种过茶。贬诵黄州时,他经济拮据,生活困顿。黄州一位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地上收获稍济“因匮”和“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云:“磋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在另一首《种茶》诗中说;“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是说茶种在松树间,生长瘦小但不易衰老。移植于土壤肥沃的白鹤岭,连日春雨滋润,便恢复生长,枝繁叶茂。可见诗人于躬耕间深谙茶树习性。

  苏轼喝茶、爱茶,还基于他深知茶的功用。熙宁六年(公元l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日,以病告假,独游湖上净慈、南屏、惠昭、小昭庆诸寺,是晚又到孤山去谒惠勤禅师。这天他先后品饮了七碗茶,颇觉身轻体爽,病已不治而愈,便作了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人得茶真味,夸赞饮茶的乐趣和妙用。昔魏文帝曾有诗:“与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轼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在诗作中他还多次提到茶能洗“瘴气”:“若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苏轼《仇池笔记》中有《论茶》一则,介绍茶可除烦去腻,用茶漱口,能使牙齿坚密。他说:“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茶与苏轼生活之密切,苏轼对茶功之运用,由此可见。

  苏轼在饮茶品茗之际,常把茶农之苦辛悬于心头,“悲歌为黎元”。《荔枝吧》指斥了贵族官僚们,昔日贡荔枝,今日又贡茶、贡花,争新买宠的可耻行径:“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并直言:“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有(原字有“病”字头)”。充分表现出他同情茶农,抨击对茶农的苛征重敛。

  苏轼还借咏茶来抒发人生感慨,这其实也是他自己精神面貌的写照。《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篇,正是咏茶之作。诗篇先是记述了宋以前的茶文化历史:“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继而边咏边叹:“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名茶既能给人充分的享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又不免悲叹名茶辱没:“团风与葵花,赋(原字左为“石”旁)砆杂鱼目”,“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里,诗人用历史人物的性格来比拟不同的茶味:“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扩。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借茶味而褒扬“戆”“猛”之士,贬斥“妖“顽”之辈,嬉笑怒驾,皆成妙句。诗最后云;“收藏爱恒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讥之以好茶钻营权门的小人。

  拓展:苏轼 ( 传世佳句 )

  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5.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诗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8.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文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上一篇: 勤奋学习的谚语

下一篇: 春节对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城像什么比喻句摘抄 长城像什么比喻句摘抄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
国庆节的经典对联 关于国庆节的经典对联  上联:江山生异彩  下联:曝光放光辉  上联:同心兴大业  下联:携手振中华...
打一字谜语大全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字谜语...
猪年春联 2019年猪年春联大全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转眼,2019年春节就走到了眼前。写对联,贴福字,办年货...
金榜题名时的对联 金榜题名时的对联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
2022年虎年春节对韵对联 2022年虎年春节对韵对联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说到对联,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对联是一种对...
初中英语谚语 初中英语谚语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谚语吧,谚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让语言活泼风...
虎年春节经典春联 关于2022年虎年春节经典春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春联吧,春联的颜色又与当地民...
元宵节灯谜及答案 元宵节灯谜及答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以下是小编带...
春节对联带横批 春节对联带横批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对联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教师节对联 教师节对联(精选55句)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吧,对联...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是小编精心...
记叙文的六要素的写作基础 记叙文的六要素的写作基础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格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格式范文(通用7篇)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
元宵节灯谜(含谜面谜底) 关于元宵节灯谜(含谜面谜底)  元宵节佳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
作文 爱时间吧 作文 爱时间吧  爱时间吧    五莲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十班 朱 君    指导教师:邢贞莲    时...
墓碑碑文对联 墓碑碑文对联大全  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对联吧,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
经典的结婚对联 经典的结婚对联  对联的形式受唐诗影响很深。唐朝是中国一个新的`诗歌样式——律诗完全成熟的时期。下面...
小学作文写作指导 小学作文写作指导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作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