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外生烟夕照,对千里万里积雪”全词解读
创始人
2025-07-06 06:32:04
0

“孤鸟外生烟夕照,对千里万里积雪”出自朱彝尊 《金明池·燕台怀古,和申随叔翰林》

金明池·燕台怀古,和申随叔翰林
朱彝尊
西苑妆楼,南城猎骑,几处笳吹芦叶?孤鸟外生烟夕照,对千里万里积雪。更谁来击筑高阳?但满眼花豹明驼相接。剩野火楼桑,秋尘石鼓,陌上行人空说。
战斗渔阳何歇?笑古往今来,浪传豪杰。绿头鸭悲吟乍了,白翕雀醉歌还阕。数燕云十六神州,有多少园陵,颓垣断碣。正石马嘶残,金仙泪尽,古水荒沟寒月。
  
赏析
朱彝尊壮年时代曾北游河北易县的燕台,而作此和词。燕台,即黄金台,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接待贤士,故称贤士台,又叫招贤台,这里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悲壮凄怆的事件。词人至此,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发而为词,字里行间充满了人世沧桑的兴亡之感,暗含着悲叹明朝覆亡的不尽忧思。
  词从“西苑妆楼,南城猎骑”的北京景象写起。而以“几处笳吹芦叶”的萧瑟气氛反跌,就已给人以繁华热闹之中却有凄凉冷落之感。“西苑”,即北京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因在紫禁城西,故名。清代把它作为御苑,其妆楼之美女如云、脂香四溢。是可以想见的;“南城”,指北京永定门南的南苑,清代是养殖禽兽、专供皇帝游猎享乐的地方。“猎骑”在那里纵横驰骋风风火火的情景,也是可以想见的。然而,卷芦叶而吹之的胡笳声却到处此起彼伏,悲凉传响,立即给京华胜景抹上黯淡凄绝的色彩。词人这样写,不仅绘形象对比中,流露出明亡清兴,江山易主的悲感,从而为引发吊古忧思作好铺垫,并且奠定全词慷慨苍凉的基调。
  “孤鸟外生烟夕照,对千里万里积雪”,这是紧承“几处笳吹芦叶”而来,进层描写登上工台之后所见的北国图景。“生烟夕照”,暗点登台之时正在黄昏,给画面著上夕阳余晖映照几缕炊烟的苍茫色调;“孤鸟”和“千里万里积雪”的对比,更加突出雪原无边、孤寂萧索的境况。词人以眼下所见“孤鸟”的近景反衬燕台之高,再以“孤鸟外”的“生烟夕照”远景推进一层,最后以“千里万里”的夸张之词铺写无边阴冷的雪原。这一远近有序、上下映照、大小对比的燕台夕照图,全在一个“对”字中,笼括在词人的眼底。其景象之荒凉,气氛之凄凉,境界之空寂广漠,被写得具体而概括,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怀古之情,就此油然而生了。
  “更谁来,击筑高阳?”用的是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刺秦王,“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之事,抒发这一慷慨悲壮的陈迹已茫然无存的感慨。“筑”,似筝,击之以和歌。“高阳”,在易县南。其事见《战国策·燕三》。词人以反诘语气出之,表达对再也无人重演这幕话剧的慨叹,从怀古之情引出伤今之感:“但满眼花豹明驼相接。”古人慷慨万端,顿生人世沧桑、江山易代之悲。这里既深化荒凉空寂之景,又饱含吊古伤今之情,则是显而易见的。
  “剩野火楼桑,秋尘石鼓,陌上行人空说。”更从人事迁灭写到古迹残存。将怀古情怀再推进一层,“楼桑”,古地名,在今河北涿县,相传三国时代刘备所居里东南有桑树(见《三国志·蜀先主传》),这里即指高大的桑树。“石鼓”,留给来往路人空加评说,则将历史文物湮没殆尽的憾恨悲惜之情痛加陈述,“燕台怀古”的苍凉情怀至此已经得到初步的展现。
  下片换头,紧承上片尾句,再从反面着力发挥,抒写自家对于古迹迁灭的评说和感慨。“战斗渔阳何曾歇?”以唐人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渔阳鼙鼓动地来”诗意,直道象安禄山在北京一带发动叛乱的事件并不曾停止过。“何曾歇”,强烈反诘,内涵深沉,实际蕴含着词人对李自成起义部队直捣北京,导致明朝灭亡的悲愤,从而发出“笑古往今来,浪传豪杰”的议论。“浪传”,徒然传说。词人以唐朝将领被安禄山打得节节败退、直至京城沦陷的史实,来比明朝将领被李自成打得纷纷溃逃,直到京城陷落的史实,而对那些被史家空传为“豪杰”的将领发出辛辣的嘲笑。词人对李自成妄加比附的阶级偏见,当然是错误的,不过,他的意旨着重于慨叹明亡的悲剧和嘲笑明将的无能,同时对于清室乘机入关、夺取天下的不敬,也正暗含于其中,一个“笑”字,把词人一腔无可发泄的激愤化为指桑骂槐的嘲笑,“古往今来”的“豪杰”也都难逃其“笑”了,这各以“笑”表现出来的激愤难平的沉郁,正是决定全词情调悲凉的内因。
  正因如此,词人接以“绿头鸭、悲咏乍了,白翎雀,醉歌还阕”,概述历史悲歌的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绿头鸭”,唐教坊曲名,又是词阕《多丽》的别名。“白翎雀”,元时曲名,张宪以《白翎雀歌》写一代兴亡之感,末言“白翎雀,乐极哀,节妇死,忠臣摧,八十一年生草莱。”可以知其大概,“乍了”,刚完。“还阕”,又停。“阕”,是止息的意思。在词人看来,历史就在一代又一代的“悲吟乍了”“醉歌还阕”的境况下进行着,吊古伤今的兴亡感也正暗含在字里行间。
于是词人立足燕台,瞩望北国,情不自禁发出“数燕云十六神州,有多少园陵,颓垣断碣”的哀叹,燕云十六州,约为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五代石敬塘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借契丹之力以建立后晋王朝。《宋史·地理志·序》谓宋“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宋朝版图的,“唯燕云十六州而已”,词人以一“数”字领起,描述在燕云十六州这片神圣的国土上,有多少帝王的坟陵,如今只剩下坍塌的矮墙断裂的石碑。我们在词人历数那些残破园陵的表述中,可以体味到词人咏怀古迹的感慨,更可以领略到词人对坐落在幽州的明代十二陵遭受冷落的悲哀。词人对祖国领土的热爱,对异民族统治的悲愤,对明园陵荒废的沉痛,乃至对清明朝未来命运的预测,全都含而不露地暗寓其中了。
“正石马嘶残,金仙泪尽,古水荒沟寒月”,紧承“颓垣断碣”的“园陵”作进层的具体描写,寄托其吊古伤今、苍凉不尽的哀思。“石马”,石刻之马,多列于陵墓之前。“金仙”,这里指金铜仙人,实谓园陵前的捧露盘仙人。《三辅黄图》“神明台武帝造,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歌之,内有“忆君情泪如铅水”之句,词在历数残破园陵之际,好象听到陵墓前的石马正在用它残余的声音嘶鸣,好像看到金铜仙人正在流尽最后一滴有如铅水的清泪,实际呢,眼前只有古水荒沟中流荡着一轮令人充满寒意的冷月。这里以想象和实写交织的写法,极力渲染出悲凉至极的气氛。以此作结,词人感慨兴亡,吊古伤今的心境也就和盘托出,并给全词留下凄怆难抑、荒寒渺渺的余味。“寒月”二字,更与上文“夕照”遥相呼应,写出怀古时态的变化,使得全词成为丝丝入扣的整体。
上片以写眼前的实景为主,衬以怀古之情;下片以咏古迹为主,衬以眼前之景。情景交融,疏密相间,境界悲凉,情怀沉郁,于燕台故事之中寓盛衰兴亡之感,于燕台实景之中寄有余不尽之意。全词均用入声韵,句句拍击而出,使人在清厉急迫的韵律中,感受到萧瑟凄冷的氛围。这在词人以醇雅清空著称之作中,可算是能避开“微少沉厚之意”批语的少数沉厚词作之一吧!(李德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描写春天的诗句是什么 描写春天的诗句是什么  春天是万物焕发光彩的季节,春天的太阳,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树,发芽的'杨...
优美的散文诗句摘抄 优美的散文诗句摘抄 优美的散文诗句摘抄,在现代散文中,有许多杰出的作家写出了一些十分优美的句子,这些...
描写雪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雪的古诗词有哪些推荐  雪是冬天的女儿,是天使般的存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出处 出自 清代 朱彝尊 的《卖花声·雨花台》“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全...
古代描写幸福的诗句 古代描写幸福的诗句大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
田园的诗词 关于田园的诗词7篇关于田园的诗词1  1、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孟浩然《田园作》  2、高田如楼梯...
古代著名经典诗句 古代著名经典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
妇女节的诗句 妇女节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出处 出自 唐代 张说 的《幽州夜饮》“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全诗《...
与除夕有关的诗句 与除夕有关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及作者出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
儿童诗歌朗诵:诗歌 儿童诗歌朗诵大全:诗歌一首这个“六一”不太完整小书包的主人去了哪里这个“六一”有点心疼教室里少了小伙...
讽刺人的诗句 讽刺人的诗句  讽刺人的诗句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咏针》  ...
朱自清的生平事迹 朱自清的生平事迹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
情人离别的诗句 情人离别的诗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不是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但你却再也听不到我说,我爱你。欢迎大家阅读...
梦想的诗句 关于梦想的诗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_...
跟桃花的诗句 跟桃花有关的诗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
赞美老师的诗句 有关赞美老师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
霸气爱国诗句 霸气爱国诗句  引导语: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下面就是有关霸气爱国诗句,欢...
陆游卜算子咏梅的诗意 陆游卜算子咏梅的诗意  《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