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群山之巅》读后感
创始人
2025-07-05 13:16:54
0

迟子建《群山之巅》读后感

  【迟子建《群山之巅》读后感篇一】

  迟子建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白雪乌鸦》面世时,我还是她作品的出版人,时隔五年不到,她又写出了新的长篇《群山之巅》,而此时的我已离开了出版的一线岗位。身份的转变,使得自己的阅读淡去了功利,归于宁静与纯粹。

  迟子建在作品的“后记”中以一首小诗作为《群山之巅》创作之旅的结束,其中有这样两句:“我望见了——那望不见的!”这无疑是一种发现,只是这种发现会如同作品结束时那句苍凉的“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吗?我想不会!尽管在满地“娱乐至上”的聒噪声中,我依然坚信温润、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告诉我们许多、许多……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对长篇小说叙事结构,有着孜孜不懈追求且获得极大成功的作家。直面“伪满洲国”那段历史,作者中规中矩地采用了“编年体”叙述;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民族的挽歌在迟子建笔下,竟然以交响乐式的史诗体呈现;面对“白雪乌鸦”这样的情境,作者把哈尔滨大鼠疫真实历史中的达官于驷兴和名医伍连德的行踪,笔墨均衡地融入小人物的描写之中,勾勒出一幅死亡面前众生平等的生活图卷;登顶“群山之巅”,迟子建直面当下复杂的社会生活,而她的叙事结构更是别出心裁,笔者孤陋寡闻,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现成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这样的结构,于是自己臆造出一个“环形链式”的词儿来。所谓“环形”是指整部作品的结构呈环形状,故事从辛欣来弑母、奸女拉开帷幕到他归案而曲终,而这个环形又好似由节节相扣的链条所组成,全书17个小题就是这根链条的17个小节,每个小节的结束与下一个小节的开头相勾连,引出新的人物,牵出新的故事。《群山之巅》中先后登场大大小小的人物多达几十口,时间跨度也有几十年,这曲“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说不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每个事件似乎都是核心,但作品凸显的普通人生命的尊严这一主题,恰恰就是通过这一群小人物来完成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内容,我想迟子建才采用了环形链式结构,这种设计别具匠心,巧妙机智。依据不同的内容来构筑不同的结构,本应是文学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多少作家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而迟子建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了我们:她能!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在长篇小说写作中很善于以小搏大的作家。在她的几部长篇代表作中,时代是大的,时空是大的,事件是大的,虽也有些“大”的人物,但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多记忆、更多想象的则还是那些“小”的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伪满洲国》记录的那段历史不可谓不大,儿皇帝溥仪在历史上留下的声名也可谓“显赫”,但在这部洋洋60余万言的长篇中,跃然纸上更多的则还是那些小人物的群像;《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第一部通过表现鄂温克族一个部落的式微,而反思文明进程的长篇,主题当然是沉重而哀婉,但作者偏偏要通过一位年逾九旬的酋长遗孀对自己爱情的温馨回忆而呈现;《白雪乌鸦》以发生在上世纪初哈尔滨的那场大鼠疫为主线,其对当时生活影响之震惊我想不会亚于正在非洲大地上肆虐的“埃博拉”,虽也有达官和名医串场,但主角依然是一群小人物;到了这部《群山之巅》,时间跨越几十载,而这几十年恰是当代中国发生剧变的时光,然活跃于这块巨大时空天屏上的却无一不是小人物,从辛七杂辛欣来到安雪儿安平、从绣娘单四嫂到李素贞唐眉……他们在流逝的历史长河中不会留下一丝痕迹,但正是他们撑起了这巍巍的“群山之巅”。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很善于将生活用文学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家。也许有读者会反诘:这不是废话吗?文学和生活什么时候又割裂得开呢?道理的确如此,但道理却未必等同于事实。特别是在当下,我们的阅读实践中经常会遭遇这样两种情景:一是作品中的生活信息并不缺乏,但也仅仅就是生活信息的堆砌或是一个个看得下去看不下去的故事而已,这类作品或许可以叫作不缺信息缺气息;另一种则是作品变成了文学技艺的大秀场,通篇看到的只是苍白的炫技,其实说模仿更准确,生活信息则稀薄得可怜,这类作品或可称之为不缺技艺缺生命。而迟子建的作品则一方面是密度不小的生活信息,一方面又是灵巧的文学呈现,《群山之巅》可谓这方面的.范本之一。设想一下,如果滤去这部长篇的文学手段,作品中的生活信息该是如何的密集与破碎,而现在经过迟子建的妙手编织,阅读的感受立即就变成了舒缓与意味。这才是美的文学与美的小说。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小说写作的多面手。在中国文坛的小说写者中,短中长三头并进者不少,但像迟子建这样均获得成功的的确不多。其实专注于一点而成就卓然就很是了得,如同欧·亨利、契诃夫一辈子专注于短篇,也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世界级大作家一样。我想说的是:对作家而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独特的才华禀赋而未必需要四面出击,能够像迟子建这样精通十八般兵器者终究不会太多。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的当然不止于上述四个方面,但仅此四点就已从不同方面对我们的文学研究提出了一个课题:这是一个有着研究价值和值得研究的作家。之所以值得,是因为隐藏在迟子建的文本背后,有值得琢磨,值得望见的东西。面对这样一位作家,文学研究者实在需要认认真真地从阅读与体验做起,而不是从空洞的理念与套路出发。那种缺乏体温的研究,永远进入不了优秀文本丰饶的内在世界。

  【迟子建《群山之巅》读后感篇二】

  在文学圈,迟子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才华、最勤奋的作家之一。元旦伊始,她的《群山之巅》显得格外引人关注。这次,迟子建再度将深情悲悯的目光,投向中国北方苍茫的“群山之巅”,讲述在那里发生的勾人心魄的人间故事。

  《群山之巅》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叫龙盏的小镇,既有史诗的壮阔,也有诗意的抒情。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方世界。“红尘中的精灵,白雪下的罪恶,群山之巅的太阳火。”小说的腰封上,用三句话总结了小说所描写的那些平凡而又奇异的人物和故事。

  迟子建有一种诚恳的力量,她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到温暖、看到希望。《群山之巅》中的每个人,如屠夫辛七杂、“小仙”安雪儿、执行死刑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以及绣娘、金素袖等,骨子里都是孤独、沉默的,都是心里有事,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的人。但幸亏迟子建让这些沉默的生灵,发出声音。细读她的作品,优美而柔婉、大气而平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同时不乏灵韵和深刻。她的写作,彻底洞悉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爱意”,真正赋予了生命的美丽与庄严。

  “她使凿子,如同使了多年的筷子,灵活自如。她瘦小的身体里,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埋藏下无穷的力气,斧凿在手,如握笔管,轻盈自如。安雪儿俯在碑上悉心刻字时,就像栖息在船上唱歌的夜鸟。”此刻,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世俗中的小事情,平淡如水的文字中透着苍凉,也裹着温情。

  对迟子建来讲,小人物是文学的珍珠,即便是写到大人物,她也会用小人物的思维去写。她从未改变对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书写,在《伪满洲国》里写到溥仪,写到宫廷的生活,她也用写小人物的笔法。《群山之巅》同样关注了小人物的尊严。在她笔下,对人物描写的温情中不失批判,对城市变迁的批判中不失温情。迟子建曾坦言:“我觉得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对她来说,内心的“清寂感”带给她的不是孤独,不是迷失,而是信仰、坚守和温情。

  在迟子建的写作中,以描写小人物与大时代千丝万缕的关系见长,如《伪满洲国》写的是东北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额尔古纳河右岸》写一个民族的消失,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巨大演变,《白雪乌鸦》中的鼠疫是1910年发生在哈尔滨的一场著名的灾害。在《群山之巅》中,人物依然是小人物,背景却是当下。她将目光投向心中的故乡,因为这里有她不会枯竭的灵感泉眼,是她的心灵治愈之所。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新规,在故乡施行所引发的震荡,她都能深切感受到。

  迟子建说,群山之巅的其中一层含义即是“小人物的尊严”,“每一个卑微的心都想努力活出人的样子,这个长篇可以概括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她写到结尾那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她的心是颤抖的。

  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存在的理由是要永恒地照亮生活世界,保护我们不至于坠入到对‘存在的遗忘’。”以此打量《群山之巅》,不难觅到迟子建的创作旨意:让温暖永恒地照亮生活世界。这是迟子建的希望,更是我们的追求。

  【迟子建《群山之巅》读后感篇三】

  看完《群山之巅》已是凌晨1点多,匆匆睡下后,第二天醒来仍旧为小说中人物感怀,心口积下了厚厚的阴云。

  与以往一样,在迟子建的小说中有鄂伦春人、北国的雪、月光和黑夜,有她擅长的温暖人心的风景描画,和底层人物间的相濡以沫,也有现实生活中社会事件的融入。整个小说在因果报应的循环中展开,可悲的是,好人也不能安静地过着舒适的日子,在命运的黑色玩笑中,体味人生的无奈。在《群山之巅》中,迟子建有刻意制造悲剧的痕迹,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能够安宁地过日子,逃脱命运的缰绳。

  迟子建有她特有的文风,将细碎生活写成温暖的诗篇,刻画平淡夫妻的体己生活,将自然风月描绘成可爱的精灵。我想这和她的感情生活有关,与她热爱风花雪月有关。她笔下的雪、月风情万种。这是认真生活的人的幸福感。工作后找的第一个住处有一扇小窗,可我从未借此看过外面的月亮,现在的住处窗子足够大,但也没认真品味过月光的柔情。

  《群山之巅》的开头,辛七杂以特别的形象出场,用凸透镜采集阳光,点燃桦树皮,再点燃烟斗。辛七杂的亮相迅速激活了整部小说。开始了“在群山之巅的龙盏镇,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辛七杂从误会、排斥父亲,到最后理解、接纳父亲,桀骜的性格、充满农村式的大男子主义,又透着农村式的善良。为养子的过错赎罪,在再次追求爱情中踌躇。辛七杂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同时也被赋予了悲情色彩。

  小说描写的人物众多,但个性鲜明又打动人心的不多,有的因为着墨过少而没有突出人物性格,像是人物聚合的大杂烩。唐汉成是龙盏镇的镇长,我想这个人物的性格有作者代入的部分,热爱自然,像保护小鸡的母鸡一样爱护整个村庄,免于受人为的破坏。处心积虑地阻止村庄被城市化,遗落原始风景。但感觉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是欠火候,不够极致化或者也没有生活化 。

  安雪儿的命运起伏寄托命运无常的真谛。但作者更多地是从外在变化、外人的评价来说明安雪儿的变化,略显遗憾。安雪儿被强后的心理疗伤?她是如何接纳小生命?最后对罪大恶极的辛欣来的态度是如何转变的?有怎样的内心纠结?这些都没有道明。

  与小说开头相比,结尾有点潦草,陈金谷的贪腐案如何被发现?虽说小说不必事无巨细,但有着过于明显的情节设计感,还是令人觉得突兀。

  结尾安雪儿被侵犯,苍茫大地间,“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 !”令人扼腕叹息,倒是震撼。

  群山之巅,除了地点发生在群山之上,小人物也有巍峨这一点呈现得不是很明晰、连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赞美荷花的诗句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精选105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
秦观 《踏莎行》 秦观 《踏莎行》  《踏莎行》  作者: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古人经典励志诗词 古人经典励志诗词大全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
从前,一生只够爱一人的诗词欣... 从前,一生只够爱一人的诗词欣赏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
适合学生朗诵的正能量诗歌 适合学生朗诵的正能量诗歌  导语:正能量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它激励着我们前进,那么适合学...
国庆的诗歌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
我爱我班诗歌 我爱我班诗歌  篇一:我爱我班  我们  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们  曾经素不相识  但命运把我...
诗歌:一叶之秋 诗歌:一叶之秋  我是秋天里的一片叶子,  尽情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生命那最后辉煌而豪情的时刻。  静静...
我不生气诗歌 我不生气诗歌  我不生气  尽管你浪费粘渍的唾液  终究徒劳无功  我不生气  妒忌是你特有的本事 ...
诗歌的发展历程 关于诗歌的发展历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
彩色的梦诗歌 彩色的梦诗歌(精选7首)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
流放地青春诗歌 流放地青春诗歌  是谁  用这一树  的花开  祭奠一场  撕心裂肺  的情爱  你泪眼  朦胧的眸...
家在远方诗歌 家在远方诗歌  我总是眺望,  眺望远方。  我唯独热爱,  热爱月亮,  那里好像有我的家乡!  ...
赞美老师的诗歌朗诵稿 赞美老师的诗歌朗诵稿汇总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是用高度...
杂言诗歌欣赏 杂言诗歌四首欣赏  杂言1、牧羊曲颂  嵩山坳,青青草,小曲满山飘,侠女牧羊巧;  少林寺,晨钟邈,...
《雨巷》诗歌全文及赏析 《雨巷》诗歌全文及赏析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吧,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
描写爱情的宋词 描写爱情的宋词精选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
2021年母亲节歌颂母爱的现... 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这是属于全世界母亲的节日,也是感恩母亲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母亲节歌颂母爱的现代诗歌...
像雾像雨又像风诗歌 像雾像雨又像风诗歌  雾在雨中,  雨在雾里,  分不清是雾还是雨。  我们的爱虽不能  地久天长 ...
写给母亲的诗歌 写给母亲的诗歌集合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