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光中幸福的中国式婚姻
创始人
2025-07-04 22:17:09
0

诗人余光中幸福的中国式婚姻

  在台湾诗坛上,最为祖国大陆人熟知和欣赏的诗人,只有余光中了。

  余光中他的一生,并不像一般的诗人那样风流倜傥、四处留情,却是以专注而浪漫的情怀,演绎了一曲经典而幸福的中国式婚姻。

  少年邂逅羞涩中

  在余光中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咪咪、宓宓的名字,她们都是同一个人,就是余光中的夫人范我存。

  范我存本是余光中的一位远房表妹,抗战胜利,17岁的余光中跟随父母回南京,在范我存的一位姨妈家中两人初次巧遇。当时范我存14岁,眼前这位表哥“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儿严肃,又有点儿害羞”。她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夸赞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于是不免多瞄了他几眼。

  表兄对这位初识的表妹显然也有所用心,因为不久范我存就收到他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里面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作品。可笑的是,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名字竟然是“范咪咪”。小书呆子不知道咪咪只是小名,甚至没去打听她的真名。范我存收到刊物,觉得有些突兀,也不很懂诗,不过仍然眩惑于余光中的文采。

  年轻时期的范我存,外表柔弱多病、楚楚可怜,可是却有着外柔内刚的性格。她皮肤白皙、五官清丽,从小就很讨人喜欢。因为很小就失去父亲,所以舅舅们都加倍疼她,众多表兄姐也把她当做亲妹妹一样爱护。

  在台湾相聚到相爱

  1949年初,范我存跟着她一个远房亲戚来到台湾。她因为有肺病不能入学,所以学历并不很高深。1950年6月,余光中一家三人从香港来台,到处打听范家母女的消息。不久,余范两家终于联络上。余光中又见到了这个动人的表妹,他后来在《四月,在古战场》一文描述:

  一朵瘦瘦的水仙,婀娜飘逸,羞赧而闪烁,苍白而瘦弱,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梦想着文学与爱情,无依无助,孤注一掷地向我走来……

  台大三年级的高材生,遇上了肺病休学的高中女生,两边家长都坚决反对,余家顾虑范我存身体不好,范家看余光中有点儿书呆气。但是他们二人却坚定地、甜蜜地发展着自己的感情。

  共同志趣是爱的根基

  当时余光中在文坛上已小有名气了,表妹对他自然是爱慕有加。而余光中也在表妹那里得到另一些艺术的启发,例如西洋现代绘画――尤其是凡高的作品,就是经由她介绍才开始认识的。

  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除了谈音乐、绘画、文学,也常看电影,有时候会骑脚踏车到淡水河边、永和的竹林中去。余光中每次投稿,一定先让范我存欣赏。除了心灵契合,他们又有共同的生活经验:在江南和四川的童年和少年,逃难的艰苦。他们都说得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一直到今天,他们之间仍用四川话交谈!

  在范我存眼中,余光中才华横溢,内涵丰富,稳定,可靠,富同情心,她心中早已有了决定。

  年轻的余光中,在爱情燃烧到白热的'那段时期,也曾用一柄小刀,在厦门街自家院子里的枫树干上,刻下“YLM”3个英文字首,Y代表余,L是爱,M是咪咪。

  1955年,还在“国防部”服役的余光中开始翻译《凡高传》。他在白纸的正面写译文,反面写情书,然后寄给范我存,由她誊写后再寄回给他。前后11个月,全文30多万字全由范我存陆续誊写在有格稿纸上,之后才由余光中送往《大华晚报》发表。

  “她了解我,对文学艺术富有敏感和品位,这是最吸引我的特质。”余光中回忆当年恋爱的心情,仍然满是温柔。

  婚姻生活的最高境界

  1956年,余光中终于和表妹结婚。这对心灵相契的人完成西式婚礼,并在中山堂摆了15桌喜宴,宾客包括梁实秋、夏济安、蓝星诗社的诗友及余光中的同学。

  从少女到妇人的转折,考验着女人的聪慧与灵性。范我存婚前的娇柔羞赧,婚后不久就磨炼成自信坚强,协助婆婆一同持家。身体瘦弱的她,在生下长女珊珊后,竟然渐渐强壮起来。从1958年到1965年,7年之间,她生下了5胎(其中唯一的男婴出生后3天不幸早夭),余光中幸福地把她称为“小袋鼠的妈妈”,说“她已经向雷诺阿画中的女人看齐了。”

  当年的情景,经常是门铃、电话铃齐响,她一手挟着孩子,一边先抢接电话,要对方等一下,再奔下玄关去开大门;要不就是在厨房,把孩子放在推车里,忙着做饭。婚后两年婆婆去世,她开始主掌家务,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伺候一家人吃饭。余家全盛时期,大小共有8口,食量惊人,还得兼顾营养可口。范我存渐渐地在生存中学会了讲求实际,婚前的浪漫幻想暂放一边。

  不过,丈夫的文学活动,她始终坚持参与。蓝星诗社的成员把余宅当做总部,众诗人经常进出。后来余光中在师大教书,交游更广,家里又经常有学生来往,再加上公公余超英好客成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余宅,简直人文荟萃。

  当年肺病缠身的娇弱女孩,差点儿做不成余家媳妇,谁会想到,婚后的她竟变得果断有为,最后竟成全家的支柱,辅佐丈夫,照顾孩子,伺候公婆,既主内又主外,余家因此中兴。

  范我存的心力全部投入家庭,但为了维护余光中创作,竭力营造一个宽阔的艺术空间给他。凡她能做的事,全都一手包办了。

  女儿幼珊的印象中,爸爸从来没去过他们学校,可能连一个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而他们也一直认为这很正常。“他全部的精神和时间都放在文学上,生活的琐碎细节根本无法进入他的世界。”

  世界上最稳固的婚姻是这样来的

  范我存把全部心力都奉献给家庭,直到孩子大了,才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她喜欢赏玉买玉,慢慢变成了行家。到高雄后,渐渐有人找她讲玉,她也就在城里的别屋开班授课。研究古玉,一定要了解历史背景,范我存乃下功夫不断读书自修。她的口才本来就好,讲起课来,颇能引人入胜。后来“高雄市立美术馆”成立,范我存自动申请当义工,担任美术馆导览,颇受欢迎。

  范我存这样评价丈夫:“结婚后,他百分之百相信我、依赖我,虽然他不是常会说甜言蜜语体贴的丈夫,但是他以行动来表示对我和孩子的爱。”

  余光中这样评价夫人:“她的优点很多,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我们能契合,而且她能充分和我的事业、我的朋友融成一片。我们不但有共同的兴趣、嗜好,又有共同的朋友,婚姻怎么会不稳固呢?”

  做夫妻40年了,两人鲜少吵架。余光中脾气虽急,但从不迁怒,而且脾气发过就放下了,心胸非常开阔。“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这是余光中的“婚姻之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观鹊桥仙翻译 秦观鹊桥仙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出处 出自 唐代 杜甫 的《绝句二首》“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
思念的诗句 小令 思念的诗句 小令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下面是有关思念的诗句小令,欢迎大家阅...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这两句是说,不见雁书所至,不闻王之消息,是不是新得掌上明珠,日日贪...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
理想的诗句分析 理想的诗句分析  【例题】  品读下面诗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  ...
描写初春的诗句 关于描写初春的诗句  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2、西塞山前白鹭飞,...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以下是小...
哪些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哪些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十月天,秋高气爽,古人有很多对秋天的赞美之词,一起来读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
描写凄美爱情的诗句 描写凄美爱情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
赞美上合组织的诗句 赞美上合组织的诗句  (第一首)  长龙滚滚呼风雨,黄水滔滔绘锦图。  红血飘飘迎丽日,赤霞冉冉现明...
抒发思念感情的诗句 抒发思念感情的诗句  哪些诗句是用于抒发诗人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一起去阅读欣赏小编整理的抒发思念感情...
白居易《池鹤》阅读答案附翻译... 白居易《池鹤》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池 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集锦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古诗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古诗  团团圆圆中秋节,月圆饼圆人更团圆;快快乐乐中秋节,明月圆圆幸福无限!下面...
七夕临屏接龙诗会诗句欣赏 七夕临屏接龙诗会诗句欣赏  一  丰采园中诗韵起,  经年吟诵话情丝。  任他千古相思泪,  漫卷秋...
林清玄作品《柔软的心》 林清玄作品《柔软的心》  早上外出办事,回来的路上,迎面跑来一辆私家车,另外还走来一位残疾的兄弟。不...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出处 出自 宋代 卢祖皋 的《宴清都·初春》“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全诗...
古诗词中的炼字手法 关于古诗词中的炼字手法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
元稹的诗词 元稹的诗词大全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