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陆游
创始人
2025-07-04 20:46:58
0

示儿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陆游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示儿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陆游,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后世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上一篇: 早花 杜甫

下一篇: 描写雪的古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以下是小...
哪些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哪些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十月天,秋高气爽,古人有很多对秋天的赞美之词,一起来读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
描写凄美爱情的诗句 描写凄美爱情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
赞美上合组织的诗句 赞美上合组织的诗句  (第一首)  长龙滚滚呼风雨,黄水滔滔绘锦图。  红血飘飘迎丽日,赤霞冉冉现明...
抒发思念感情的诗句 抒发思念感情的诗句  哪些诗句是用于抒发诗人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一起去阅读欣赏小编整理的抒发思念感情...
白居易《池鹤》阅读答案附翻译... 白居易《池鹤》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池 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集锦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古诗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古诗  团团圆圆中秋节,月圆饼圆人更团圆;快快乐乐中秋节,明月圆圆幸福无限!下面...
七夕临屏接龙诗会诗句欣赏 七夕临屏接龙诗会诗句欣赏  一  丰采园中诗韵起,  经年吟诵话情丝。  任他千古相思泪,  漫卷秋...
林清玄作品《柔软的心》 林清玄作品《柔软的心》  早上外出办事,回来的路上,迎面跑来一辆私家车,另外还走来一位残疾的兄弟。不...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出处 出自 宋代 卢祖皋 的《宴清都·初春》“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全诗...
古诗词中的炼字手法 关于古诗词中的炼字手法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
元稹的诗词 元稹的诗词大全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
揭晓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 揭晓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婆?  杨玉环给人们的感觉诗绝色美人,红颜祸水,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用这样的...
吟雪的诗句 关于吟雪的诗句  冬天,是属于沉思的季节,那漫天漫地的'雪花,总是应了冬之约,穿过秋的门楣款款而来。...
李白诗集念家 李白诗集大全念家原文:  念家——李白  黄泥直下无青天,【相和歌辞·公无渡河】王建  海上云尽月苍...
唐诗《咏鹅》 唐诗《咏鹅》  《咏鹅》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形容美丽雪的诗句 形容美丽雪的诗句  雪在古诗中引用较多,诗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运用频繁的意象,一般表示作者的内心想法、志...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原文鉴赏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原文鉴赏  未有天才之前①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