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创始人
2025-07-04 19:31:18
0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

  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

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形容美丽雪的诗句 形容美丽雪的诗句  雪在古诗中引用较多,诗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运用频繁的意象,一般表示作者的内心想法、志...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原文鉴赏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原文鉴赏  未有天才之前①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赏读《醉翁亭记》 赏读《醉翁亭记》【赏析】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提到他,总忘不了他的《醉翁亭记》,他通...
季羡林的名言 季羡林的名言汇集  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的名言汇集,...
与村落的古诗 与村落有关的古诗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田...
郭沫若名人名言 郭沫若名人名言大全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下面我们来看看郭沫若名人名言大全,欢...
余光中的诗歌 余光中的诗歌6首  【篇一:《饮一八四二年葡萄酒》】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
奉献的诗句 有关于奉献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
张小娴小说红颜露水 张小娴小说红颜露水  引导语:《红颜露水》是中国香港言情小说家张小娴2006年7月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关于杜甫的爱国古诗   导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有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有  导语: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个鸟语花香的季节。下...
春晓原文及翻译 导语:春眠不觉晓、、、、、、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就是《春晓》,下面是小编整理《春晓》的原文和译文赏析,...
学习的名言古诗句 学习的名言古诗句  学习的名言古诗句语录  1)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教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牵手亲情 唱响关爱。其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王勃《蜀中九日》翻译以及赏析 王勃《蜀中九日》翻译以及赏析  诗人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怀乡送别诗居多。下...
于描写梅花的诗句 于描写梅花的诗句  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呢?有着怎样的梅花景象呢?梅花是我们最喜爱的花之一,历来被...
长江的诗句有哪些 长江的诗句有哪些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
当代诗人海子经典作品 当代诗人海子经典作品(精选12首)  海子的浪漫主义不是主观抒情,不是自我陶醉,甚至不是心情,感性和...
苏轼的古诗有什么 关于苏轼的古诗有什么  苏轼是以为聪明睿智的文人,其聪明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对...
李白古诗 李白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