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创始人
2025-07-03 14:01:45
0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作品注释

  而:表顺承

  尚:崇尚、推崇

  节介:气节,操守

  览:阅览

  通:通晓

  延:蔓延

  及:到

  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

  毕:此指读书结束

  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其主:其,其中

  犹:还

  牧:放养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离开

  恒:平常,普通

  责让:责备、批评

  豕(shǐ):猪

  偿:偿还

  许:允许,同意

  他:别的

  因:于是

  见:看见

  还:归还

  执勤:执守做工

  懈:松懈

  耆老:老人,耆,老

  悉:全部

  受:接受

  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

  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悉以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作品翻译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文言知识

  释“让”。“让”作“谦让”解,古今都有这个含义。上文“乃共责让主人”中的“让”指批评,与“责”同义,句意为“于是一同责备批评主人”。又,“以其无礼,众人让之”,意为“因为他无礼,大家批评责备他”。

  人物简介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作者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拓展:梁鸿对话的阅读理解

  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

  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性的体现。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

  梁鸿: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都市里,以都市文明或者工业文明去看农业文明的乡愁,与农业文明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农业文明,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没有变的,而现在的乡愁,是在高速现代化发展下,人的本源被急剧地抛弃的,人与自然没有关系了,与四季没有关系了,被孤零零地悬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这时候的乡愁是怀念人的自然属性,想念的是与自然、与大江大河的一种相互偎依的感觉。

  记者:乡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梁鸿:乡愁是有质的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想念,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精神方式,农业文明下的状态与四时相合,春种秋收,晨起昏睡。现在,“乡愁”的背后,是隐蔽的多层制度与歧视:城市不能给他很好的安定感,归属感,他们现在的状态是在一种常年被隔离的状态下,看起来很像融入了城市,实际上是被隔离,这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被所谓时代的潮流裹挟。现在,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再不思辨,恐怕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思辨的了。乡愁,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何保持自性的问题。

  记者:如何保持自性?

  梁鸿:现在我们的文明,与四时、季节、植物是没有关系的,它貌似是超越一切的。人无所不能啊,无所畏惧了。所以,康德说过,仰望星空,只有两种事物让我们敬畏,这就是浩瀚无际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可是星空和道德似乎消失已久了。现在没有这种敬畏感了,人太狂妄了。在这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乡愁的,它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恐惧感,在每个人的心里蔓延。你回到家乡为什么会感到特别舒适,因为你觉得自然界还在,你突然找到一种生存感,一种活着的感觉。当代的乡愁,是有一种巨大的批评在里面,一种传统的回望,只是我们没有去清晰地梳理它。

  记者:现在,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

  梁鸿:是的,现在的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当你有一天,你回望,突然发现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传统反映在生活的`丝丝缕缕中,你的根没有了,人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你连回头的地方都没有了。现在的我们,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物质、金钱与权力,这个社会怨气冲天,你去烦躁,去抱怨,去不择手段,觉得社会亏欠你太多。在滚滚洪流中,需要一点定力,稍微拉回一些自己,这需要很大的反省能力。

  记者:如何找回我们的故乡?

  梁鸿:找回故乡,广义上,实际上是找回曾经支撑维系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最朴素的道德方式。找回我们的故乡,需要我们重新思索自己与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的关系。从自己的故乡出发,思索自己的家人、邻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需求,然后再来思索这个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肯定不止趋同性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共性高速一体化的发展下,怎么样重新找到自我,就是怎么样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乡,这既是自己的自我,也是民族的自我。现在,我们的国家需要找回它,否则有一天,如果我们没有一点点寻找的欲望和痕迹,我们的发展,很可能成为了别人的影子。

  19.请概括这篇访谈中梁鸿的主要观点。(4分)

  20.这篇访谈在提问方面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1.请具体说明这篇访谈中的“故乡”有几层含义,并谈谈你对“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这句话的理解。(6分)

  阅读答案

  19. 答案要点:①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②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③保持自性要有敬畏感和隐约的恐惧感。④消除乡愁的恐惧感需要定力和反省能力。⑤找回我们的故乡就是找回自己的自我、民族的自我。

  评分要点:答对1个点得1分,答对4个点得满分4分。大意对即可。

  20. 答案要点: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本文提问的质量很高,主要运用以下几点技巧:①直切主题,直接发问。(直问)②紧接上文,用提示性的话语引导采访对象将谈话内容深入一层。(追问)③适时地应和、总结,自然延续话题。④及时调节控制话题,引导访谈过程,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

  评分要点: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满分5分。

  21.答案及评分要点:(1) A现实中的故乡(或地理意义上的故乡);(1分)。B一种虚拟的故乡(文化、精神或心理上的故乡)。(2分)

  (2)要点: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传统的根基没有了,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故乡都失去了)。 (3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劝学》的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 《劝学》的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文及赏析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代]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
四季的诗 四季的诗四季的诗正文:雪地上留下了许多小脚丫
《少年行·击筑饮美酒》诗词原... 《少年行·击筑饮美酒》诗词原文及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家庭教育讲座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讲座主要内容(通用11篇)  家庭教育讲座的开展是为了加强家庭教育的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
兰亭集序原文附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附翻译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下面是小...
《核舟记》.设计. 《核舟记》.设计.教学目的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了解我国古...
《世说新语.德行》的文言文阅... 《世说新语.德行》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参考...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参考答案  欧阳修既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古代官吏。他曾任滁...
《望岳》原文及译文 《望岳》原文及译文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下面是小编...
天津周边城市自驾游 天津周边城市自驾游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三字经全文「儿歌」 三字经全文「儿歌」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关于三字经的儿歌知...
红楼梦人物关系介绍 红楼梦人物关系介绍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徐志摩经典语录 50句徐志摩经典语录  1、我学会了,自己走。  2、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3、一切情,不在言...
《小园赋》原文及译文 《小园赋》原文及译文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下面是小编整...
《草书屏风》阅读答案和翻译赏... 《草书屏风》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祭祀中文言文学习 祭祀中文言文学习  北郊 明堂 辟雍 灵臺 迎气 增祀 六宗 老子  是年初营北郊,明堂、辟雍、灵台...
纳兰容若诗词 纳兰容若诗词10首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
《小石潭记》全文和翻译 《小石潭记》全文和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