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1. 谈话导入: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2岁,我家里有个8岁的儿子,我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来介绍一下你们的班级吗?(男、女生人数) 2. 我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每两个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你能用算式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列算式并说算式表示什么?) 3. 像这样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揭示课题,初步认识比) 4. 哪些算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理解比的意义) 5. 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二、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比。 1.在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比,(出示图片)你知道2∶ 1表示什么意思吗?尝试说。 2.请你来试一试,下面的水和甘蔗汁如何调配? 3.你现在知道2∶ 1表示什么了吗? 4.师生共同讨论5 ∶ 1和1 ∶ 1的含义。 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 三、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1.比除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其它的关系。我们来看图,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快多少?(列式计算) 2.汇报。根据算式列出比。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
上一篇: 幼儿园小班《花被子》教案
下一篇: 小班美术教案大全